1.33家本土汽车品牌中报出炉:内卷加剧业绩分化,出口成新增长点;2.【个股价值观】四维图新:智芯业务成业绩引擎,高研发提升内在价值;4.通富微电上半年营收99.08亿元,预计封测市场明年全面反弹;5.优化产品成本结构,寒武纪毛利率同比提升15.93个百分点;6.海外芯片股一周动态:英伟达、Marvell、ADI发布财报 ASML向中国台湾增资1.4亿欧元获批
iTh28资讯网——每日最新资讯28at.com
iTh28资讯网——每日最新资讯28at.com
1.33家本土汽车品牌中报出炉:内卷加剧业绩分化,出口成新增长点集微网消息,8月31日,国内33家主流汽车品牌上市公司均已披露年中业绩报告,其中22家实现盈利,11家亏损。总体来看,33家汽车上市公司上半年合计营收12464.2亿元,同比增长14%左右;合计盈利144.67亿元,同比增长76.21%。从披露的财报来看,今年上半年,国内汽车品牌竞争进一步加剧,价格战和舆论战时有发生,这也加剧了本土汽车品牌的业绩分化。与此同时,受今年海运费用下调,叠加原材料价格下降因素影响,今年上半年,部分汽车品牌出口业务取得不错进展,推动盈利能力提升。展望2023年下半年,主机厂的竞争格局变化或将加速业绩分化。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1324.8万辆和1323.9万辆,同比分别增长9.3%和9.8%。作为车市亮点的新能源汽车继续延续良好发展态势。今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快速增长,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达378.8万辆和374.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2.4%和44.1%,市场占有率达28.3%。 在新能源汽车产销两旺的大好势头下,大部分汽车厂商从中受益,有22家厂商实现盈利,占比2/3。上半年盈利增幅较大的几家公司分别是比亚迪、长安汽车、上汽集团、理想汽车、广汽集团等,对应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9.54亿元、76.53亿元、70.85亿元、32.23亿元、29.66亿元。在营收增速方面,理想汽车领跑“增幅榜”,上半年营收为474.4亿元,超过2022年全年营收,营收增长率高达159.31%。今年以来,在理想L7、理想L8、理想L9的共同加持下,理想汽车的月度销量走高。2023年上半年,公司的交付量达到139117辆,同比增长130.3%。其中,第二季度交付新车86533辆,同比增长201.6%。相比之下,另两家造车新势力有被“内卷”到。由于汽车交付量减少及新能源汽车补贴终止,小鹏汽车上半年营收为91亿元,营收同比下滑38.9%,倒数第二;归母净利润-51.42亿元,同比下滑16.81%。蔚来归母净利润为-109.25亿元,同比下滑139.07%。在净利润增速方面,理想汽车表现同样出色,以612.51%的增速位居第二。理想汽车净利润32.4亿元,上年同期净亏损6.52亿元。2023年上半年净利润已抹平2020年、2021年与2022年净亏损总和。同样受益于汽车产业高景气度的还有宇通客车、理想汽车、比亚迪、福田汽车、一汽解放、中通客车、江淮汽车、金龙汽车、五菱汽车等公司,净利润最低增幅都超过1倍。在净利润表现上,比亚迪领跑国内车企。今年上半年,比亚迪实现归母净利润突破100亿元,为109.54亿元,同比增长204.68%。根据中汽协数据,2023年上半年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市占率进一步扩大至33.5%,较2022年增长6.5个百分点,持续巩固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龙头地位,同时蝉联全球销量第一宝座。总体而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给国内整个汽车产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直接推动了汽车厂商的业绩增长。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推动下,汽车厂商的业绩预期将持续看好。不过,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以及智能化的竞争加速,汽车厂商也将面临更大的市场需求和更高的技术要求。值得关注的是,今年上半年中国汽车出口增长迅速,上半年汽车出口突破200万辆,出口有效拉动行业整体增长;其中,中国品牌乘用车市场占有率稳定在50%以上。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至6月,我国汽车企业出口总量达到214万辆,同比增长75.7%。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量达到53.4万辆,同比增长1.6倍。整车出口金额464.2亿美元(大约3338.4亿元人民币),相比2022年上半年增长1.1倍。出口数据的增长,无疑为我国汽车行业带来了一股强劲的发展势头。在此背景下,出口业务已经成为了多家公司业绩的新增长点。从品牌来看,中国出口量排名前十的汽车品牌分别是上汽集团、奇瑞汽车、长安汽车、长城汽车、吉利汽车、东风汽车、比亚迪汽车、北京汽车。其中九家企业实现了增长,仅东风汽车一家出口量出现了下降。基本型乘用车出口量最多的制造商是上汽集团,上汽集团上半年海外销量53.3万辆,较去年同期增长四成,排名第一。上汽集团目前已经形成了欧洲、澳新、美洲、中东、东盟、南亚六个重要的区域市场,当中,欧洲市场表现尤为亮眼。奇瑞集团今年上半年海外销量达39.8万辆,排名第二。奇瑞已经深耕海外市场超过二十余年。在俄罗斯、巴西、埃及等国家建立了10个海外生产基地,同时在欧洲、中东和南美洲还成立了三个研发中心,负责车型的本地化开发工作。长安排名第三,上半年海外销量为17.7万辆。2023年长安汽车出口的目标市场主要是墨西哥。此外,长城汽车、吉利汽车也跻身销量前五,今年1-6月海外销量分别为123930辆、118558辆。比亚迪2023年上半年出口了8万辆以上国产汽车,除了俄罗斯市场,比亚迪在东南亚也越来越有存在感。出口业务的增长,无疑为我国汽车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我国汽车行业的出口业务有望继续保持增长,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2.【个股价值观】四维图新:智芯业务成业绩引擎,高研发提升内在价值1、杰发科技脱身于联发科汽车电子事业部并于2017年并表四维图新,公司在车规SoC芯片、车规MCU芯片、胎压监测传感器(TPMS)芯片、功率放大器芯片均有不同程度的布局,SoC产品完成五次迭代,MCU产片完成四次迭代,TPMS芯片正进入到前装市场。2、杰发科技近几年芯片业务营收波动比较大,但是在2022年实现了较大的增长,SoC和MCU产品进入到放量阶段,营收回到前期新高,预期未来会成为四维图新营收主要增长引擎。3、四维图新毛利率连续7年下滑,智云业务的毛利率下滑最为严重,智芯业务毛利率水平稳定并有进一步的提升。在保持高毛利率经营水平情况下,公司的利润率表现较差则主要受连续多年研发费率超50%的影响,随着布局产品进入收获期,预期公司净利润会有正向表现。集微网消息,北京四维图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四维图新,股票代码:002405)前身为中国四维下属导航部,中国四维由国家测绘局于1992年创建,隶属于国资委直属的航天科技集团,目前公司已经成为国内最大的数字地图厂商。然而表面看起来四维图新只是个比较出名的图商,其实四维图新远不止图商那么简单。当前四维图新已初步完成向智能出行科技公司的战略转型,并向城市智能化成功拓展。2017年,四维图新发布“智能汽车大脑”战略,收购国内汽车电子芯片龙头杰发科技布局车载芯片,围绕汽车“智能化”主赛道,以地图数据、导航产品为基,以智能驾驶、人车交互为主要应用场景,形成了智云、智芯、智驾、智舱等新型业务体系。而杰发科技承担着公司智芯、智舱版块的主要开发能力,在座舱芯片和车规级MCU领域建立了稳定的供应体系。作为国内最早且一直专注于汽车电子芯片及相关产品研发设计的杰发科技,成立于2013年,前身为联发科汽车电子事业部,其车载信息娱乐系统在国内后装市场处于领先地位,在前装市场被部分自主品牌和合资品牌OEM认可及采用。到2017年被四维图新收购,13年间杰发科技一直聚焦于汽车车规级芯片这一条主干道上,来自联发科的骨干人员和研发团队依然是公司研发的支柱性力量,具备丰富的车规级芯片研发经验。当前杰发科技共有四大产品线,包括现在比较受关注的SoC芯片(包括座舱类SoC,车联网SoC, IVI SoC等)、MCU芯片,还有胎压监测传感器专用芯片以及功率放大器芯片。目前杰发科技旗下所有产品线均通过了车规认证,每条产品线至少完成了两代以上量产迭代。从2014年搭载安卓系统的车载信息娱乐芯片AC8225量产至今,杰发科技SoC芯片已历经五代。在MCU芯片领域,2018年杰发科技首颗32位车规级MCU芯片实现量产;2022年首颗满足功能安全ASIL-B的车规级MCU芯片AC7840x发布,目前杰发科技累计出货量突破2.5亿颗,全球有超过8000万辆车在使用杰发科技的芯片。2021年2月四维图新完成40亿元定增。本次非公开发行3.2亿股股票于2021年2月完成,募集资金总额40亿元,发行对象包括外资投资巨头、国内整车企业、国有资本投资平台等16家机构和个人,计划投资于智能网联汽车芯片研发项目、自动驾驶地图更新及应用开发项目、自动驾驶专属云平台项目,拟投资总额分别为16.40 亿元、10.91 亿元、7.35 亿 元,芯片业务无疑再次成为四维图新布局的重点领域。杰发科技的SoC芯片从2013年至今已经历5次迭代升级,从覆盖前后装的车载信息娱乐系统SoC、车联网SoC到2021年量产首颗智能座舱芯片,2022年下半年推出新一代中高阶智能座舱芯片AC8025,形成了覆盖入门级、中阶和中高阶的SoC芯片产品矩阵。目前,杰发科技开发的芯片产品覆盖国内外主流整车厂与一级供应商。Tier1 客户包括霍尼韦尔、宁德时代、联合电子等,终端客户包括广汽、理想汽车、小鹏汽车、吉利、宝马、沃尔沃等。在车载信息娱乐系统SoC领域,杰发科技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车载导航芯片的设计,凭借第一代产品MT系列和第二代AC系列,占据后装市场六成以上的市场份额,AC8227L已经成为汽车后市场车机主控SoC芯片首选产品。在前装领域,公司也在积极拓展客户资源,并已取得不错的市场业绩,目前已覆盖国内自主品牌车厂,在合资品牌车厂方面,通过与世界级汽车零部件厂商Alpine、Visteon、Delphi等的合作,也已进入本田、日产、通用等品牌。此外,杰发科技2021年首度量产的AC8015芯片定位于国内入门级智能座舱市场,推出AC8015I/H/M/A四个产品系列,支持一芯多屏、导航、娱乐、AVM环视等功能,上车郑州日产、广汽集团等品牌的不同车型号。2022年下半年推出的智能座舱域控芯片AC8025采用高性能CPU组合,支持7屏显示,进一步提升产品的可迭代性,虽然AC8025性能不如高通骁龙8155系列,但高于骁龙6155芯片,是当前集成度最高的中高阶国产智能座舱域芯片,此套芯片还可搭配杰发科技新一代功能安全MCU芯片AC7840x,为客户提供Turn-key智能座舱解决方案。2022年,杰发科技SoC出货量达到了700多万颗,在后装市场保持第一名,AC8015前装市场持续加大出货,开拓了轻座舱、单液晶仪表、AR-HUD、CMS、后排娱乐屏等新市场。下一步杰发科技会把AC8025做成家族芯片,一方面往更高端的8025P上迭代,另一方面在低端的8025E完成覆盖,公司管理层曾表示,AC8025芯片未来的出货量有望达到AC8015的10倍以上。除了持续推进SoC芯片在前装市场的拓展和上量,杰发科技另外开辟了三条全新产品线:车身控制单元MCU、音频功率放大器AMP和胎压监测系统TPMS。这三类芯片目前市场主要被国外半导体大厂如飞思卡尔、瑞萨、英飞凌等垄断,国内少有企业涉足,但需求量巨大:一辆汽车上平均需要安装约70个MCU,而TPMS已被多个国家强制安装,在国内于2019年开始强制安装。2022年,杰发科技的MCU出货量近1500万颗,累计出货量超过3000万颗,产品通过霍尼韦尔等Tier1及本土Tier 1厂商,MCU产品在多家汽车品牌中实现量产,广泛应用在智能车身控制、底盘控制、智能座舱控制等领域。MCU目前是杰发科技的主力产品,分为高、中、低三种配置。2018年杰发科技推出AC781x车规级MCU,是国内自主研发首颗达成量产的车规级32位MCU芯片,打破了国际垄断,781x已经是市面上两款量产千万级别以上的MCU,中端的784x在今年2月份实现了量产,明年会有高端的MCU787x发布,并配备电源类芯片,形成整体解决方案进行售卖。于2020年推出AC7801x系列,与AC781x系列相比,功能更为细分,成本更低,后又陆续迭代至AC7802x、AC7840x,应用于ABS(防抱死刹车系统)、车灯控制器、电动腰托、射频接收端、升窗器等车身控制单元。杰发科技的另一产品方向则是胎压监测芯片。2019年,工信部出台政策,要求从2020年起,所有乘用车开始强制安装胎压监测系统,即TPMS,而当时英飞凌一家就占了前装市场的90%,杰发科技的TPMS芯片一直用于后装市场。随着英飞凌退出胎压监测芯片市场,首批强制上车的胎压传感器进入更换期,杰发进军到前装市场。杰发科技当前的第二代全集成胎压监测芯片AC5121已经应用在了多款车型当中,TPMS芯片客户群持续拓展,产能也在爬坡,中国汽车市场每年2500万左右的新车销售量,让此块业务充满了市场想象力。值得一提的是,杰发科技有一个较为独特的优势。在四维图新集团内,杰发的产品可以参与到集团体系的闭环当中,得到充分验证,打开其它竞争对手难以进入的市场。丰富完善的生态系统,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产品的易用性,可以针对一些典型应用场景,打造更为多元的汽车芯片方案,行为多样化的产品形态。2021年四维图新的高精地图、数据云、智能座舱和芯片等业务都进入了放量增长阶段,驱动业绩快速增长。2022年营收达到了33.47亿元,创下了公司的营收新高。其中智云业务占比接近60%,营收规模为20.6亿元,同比增长了3.14%,数据合规服务项目和地图数据运营服务近几年持续规模增长;杰发科技主导的智芯业务2022年营收增速明显,同比增长42.68至5.02亿元,SoC和MCU产品的较大出货量贡献了营收增幅,预期未来也将持续成为公司的增长引擎。2023年上半年,四维图新的营业收入为15亿元,四类业务涨跌不一。其中智云业务收入仍然保持了3.63%的增长至8.78亿元;智舱业务收入同比下降了17.9%到2.42亿元,杰发的智芯业务收入增幅放缓,同比增长了4.94%至2.23亿元;智驾业务迎来了产品落地和项目量产,实现收入1.44亿元。但就杰发科技的营收体量来看,公司芯片业务收入非常不稳定。2017年,四维图新并表杰发科技,当年杰发科技实现营收5.17亿元,2018年完成了进一步的增长;但是2019年芯片业务收入整体陷入了大幅下滑,而当期全球汽车的销量也下滑严重,2020年受到疫情影响,公司的主力产品IVI芯片受到较大冲击,且多产品处于研发初期,没有贡献实质的营收;2021年,汽车进入智能化、电气化新时代,销量回暖叠加缺芯环境,公司拿到了台积电、联电等晶圆厂商的部分产能,业务恢复增长,但其实当期的营收水平仍然较为一般,仅增长了15.72%至3.52亿元;2022年MCU、SoC芯片放量,收入恢复至前高水平。从杰发科技过往几年收入的波动性来看,公司的基础产品IVI芯片业务并不具备周期抗性,市场呈现充分竞争环境,近几年沉淀开发的新品,目前在快速上量,预期未来会进一步贡献业绩。智云业务毛利率持续大幅下滑,芯片业务毛利率水平稳定。近年来,营收占比较高的智云业务毛利率大幅下降,仅从20年的82.64%就下降到22年60.65%,主要原因是高毛利导航业务占比在逐年下降,并且高精地图的制作和更新研发成本较高;智舱业务的持续扩张和终端设备成本的攀升导致毛利率在15.77%左右;智驾业务处于业务开展初期,硬件投入成本较高,毛利受元器件的价格波动影响较高;智芯业务毛利率水平则相对比较稳定维持在50%以上,在2022年进一步回升至53.77%。在”一高三低”的业务经营下,综合毛利率自杰发科技并表开始,从高达75.38%的水平一路下滑至45.62%。而杰发科技早期产品的超高毛利率水平却没有带来较为丰厚的利润回报表现,高额的研发费用是主要原因。在各项费率方面,管理费用率从2018年的22.41%降至2022年的12.70%;2022年的销售费用率为5.89%;但是公司的高精地图、自动驾驶、汽车电子芯片等赛道却需要持续的高研发投入带来技术保障和产品竞争力,在2018-2022年间,费用率超过50%,其中2022年研发支出共16.52亿元,研发团队总人数也占全体员工的70%。而长期的高研发投入或许正进入到收获期,近期先后获得宝马、沃尔沃、福特、戴姆勒、霍尼韦尔、小马智行等多家知名OEM和系统商的订单、定点。随着相关订单量产形成收入,对公司的经营业绩产生积极影响,未来的研发投入仍将进一步聚焦自动驾驶、汽车电子芯片等领域。总结来看,当前,汽车市场上较为火热的芯片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控制指令运算为主,算力较弱的功能芯片MCU;另一类则是以智能运算为主,算力更强,负责自动驾驶功能的SoC芯片。而杰发科技在这两个领域都有不同程度的布局。去年车企虽然经历疫情的恐慌,但整车的出货量却在持续增长,在芯片采用方面,厂商都在比拼算力,智驾芯片是英伟达的Orin两片起步,智舱芯片也多是采用高通的8155。但是今年情况发生了变化,在整体经济环境不好的情况下,整体车市表现不佳,车厂开始降本增效,而杰发具备一定算力、性价比高的国产SoC受到了关注,量也开始慢慢起来。未来,随着电动化、智能化在汽车产业的深度渗透,我国对汽车芯片的需求将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中国现在做车载芯片有几百家,所以发展的过程一定是从大鱼吃小鱼,再合并、再兼并的过程。行业内部的竞争与淘汰正愈演愈烈,车规级芯片公司也到了比拼技术实力和商业化实力的阶段。集微网消息,江波龙8月30日晚间发布半年报,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约37.07亿元,同比下降24.41%;净利润亏损5.96亿元,去年同期实现净利润约3.70亿元,同比转亏。2023年第二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2.26亿元,环比2023年第一季度上升50.22%。上半年,江波龙对存在减值迹象的存货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2.46亿元,其中第一季度计提约1.3亿元,第二季度计提约1.16亿元,虽然第二季度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金额较第一季度所有下降,但上半年确认的资产减值损失仍同比大幅增加。本次计提的信用减值损失和资产减值损失合计减少公司2023年半年度合并报表利润总额247,840,206.49元,并相应的减少公司2023年半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所有者权益。2023年半年度,由于2022年末的应收账款已于2023年半年度收回,因此转回2022年年末计提的信用减值损失914,635.54元。公司2022年年末计提的资产减值损失中的部分产品在2023年半年度实现了销售,因此公司转销了上年末计提的部分存货跌价准备并相应冲减了本期的营业成本,涉及转销金额230,265,663.58元。4.通富微电上半年营收99.08亿元,预计封测市场明年全面反弹集微网消息,8月31日,通富微电发布2023年半年度业绩报告称,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为99.08亿元,同比增长3.56%;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亏损为1.88亿元,同比由盈转亏;扣非后净亏损为2.61亿元,同比由盈转亏;基本每股亏损为0.1244元。2023年上半年,全球半导体市场陷入低迷,终端市场需求疲软,下游需求低于预期,导致封测环节业务承压,通富微电传统业务遭遇较大挑战。面对困难,通富微电进一步优化传统封测市场和产品策略。一是紧跟手机等消费类市场变化,积极调整市场策略,稳定并提升了市场占有率;二是抓住5G高端手机对RFFEM等产品需求增长的机遇,借助成熟的系统级(SiP)封装技术和高性能的引线互联封装技术等,快速实现射频模组、通讯SOC芯片等产品大批量国产化生产,增加营收的同时也获得了来自MTK、紫光展锐、卓胜微等重要头部企业的高度认可。通富微电表示,目前,随着下游客户端库存水位的逐步下降,半导体行业下行周期已经触底,市场显示出回暖迹象。从通富微电营业收入数据来看,2023年第二季度实现营业收入约52.66亿元,环比增长13.45%,同比增长3.97%,体现出业务复苏向好趋势,业内普遍预计封测市场在2024年将迎来全面反弹。通富微电称,公司在汽车电子领域深耕20余年,与国际一流汽车半导体厂商深度合作,积累了丰富的相关经验,在汽车电子领域的份额占比保持领先,并逐年提升。通富微电以汽车电子新专线建设为抓手,进一步加大工程资源投入,优化产线管理体系,与国内外汽车电子客户共同成长。同时,通富微电将面向高端处理器等产品领域进一步加大研发力度:大力投资2.5D/3D等先进封装研发,积极拉通Chiplet市场化应用,提前布局更高品质、更高性能、更先进的封装平台,拓展先进封装产业版图,为新一轮的需求及业务增长夯实基础,带动通富微电在先进封装产品领域的业绩成长。在研发方面,2023年上半年,围绕新技术研发、现有技术再升级等方面,通富微电持续开展以超大尺寸FO及2.5D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新产品研发。截至目前,大尺寸FO及2.5D产品开发顺利推进,已进入产品考核阶段;3D低成本技术方案稳步推进,完成工程验证;面向8K高清显示的双面散热COF产品完成开发,进入批量量产阶段;持续推进5nm、4nm、3nm新品研发,凭借FCBGA、Chiplet等先进封装技术优势,不断强化与客户的深度合作,满足客户AI算力等方面的需求。上半年,通富微电完成业界领先的高集成、双面塑封SIP模组的技术开发,高阶手机射频前端模组PAMiD和L-PAMiD等多款产品以及高端可穿戴产品双面模组已进入大批量量产阶段;FC技术开发方面,通富微电已具备超大尺寸芯片封装能力,初步完成先进TIM(石墨烯等)材料开发;完成Cu底板塑封大功率模块的技术开发,实现了大功率模块的产品升级,在功率密度、散热及功耗等性能改善方面进一步得到了提升,现已进入大批量量产阶段;为行业头部企业开发的车载MCU也已通过考核并进入量产阶段。5.优化产品成本结构,寒武纪毛利率同比提升15.93个百分点集微网消息,寒武纪8月31日发布半年度业绩报告称,2023年上半年营业收入约1.14亿元,同比减少33.3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约5.45亿元;基本每股收益亏损1.34元。2022年同期营业收入约1.72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约6.22亿元;基本每股收益亏损1.55元。报告期内,寒武纪实现营业收入11,446.8万元,毛利总额8,110.97万元,毛利率70.86%,毛利率较上年同期提升15.93个百分点。主要系寒武纪在供应链的影响下,调整销售策略,优化产品成本结构所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64,076.59万元,亏损金额较上年同期收窄11,657.46万元。在行业客户中,寒武纪依托于近年来持续拓展和深耕的成效,在互联网、运营商、金融、电力能源等多个行业及客户中进行了广泛的业务部署与落地。在互联网行业,寒武纪的芯片及加速卡与数家头部互联网企业在视觉、语音、图文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场景下进入了批量销售环节。此外,寒武纪与头部互联网企业进行了搜索推荐领域的深入技术合作和适配,正在积极推进产品落地。在金融行业,寒武纪持续扩展云端产品在多家头部银行的成熟业务应用,同时结合金融业的行业应用需求,在大语言模型领域与头部银行、头部ISV积极推动技术合作和深度算法适配,为后续的产品大规模落地打下了坚实基础。在通信运营商行业,依托云端产品芯片及加速卡,寒武纪销服人员积极参与头部运营商的集中采购,并积极推动与其智能计算平台的适配,持续在大语言模型应用以及大型集群架构设计上进行探讨和进一步验证性测试工作。在科研教育领域,寒武纪云端产品支撑多个高校智能计算集群适配,支撑科研与教育实训等场景。寒武纪与多家科研机构、重点实验室在AIForScience领域进行深度适配与技术合作,在大模型研究、蛋白质结构预测与设计等领域,通过科研智能计算集群及地方人工智能计算集群为客户提供支撑。在其他重点行业方面,寒武纪继续与民生行业、能源行业等重点行业的龙头企业展开了紧密合作并完成了应用场景测试,持续推动了智慧粮仓、智能巡检、智慧矿山等多个场景和项目应用,为传统产业智能化转型保驾护航。寒武纪基于云端产品的优势,针对最近兴起的大模型领域,优化了寒武纪产品在AIGC及大语言模型领域的性能,并与多个行业客户及ISV推动了技术和产品合作。研发方面,报告期内,寒武纪研发投入48,255.17万元,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421.56%。目前,寒武纪拥有980人的研发团队,占员工总人数的77.47%,77.04%以上研发技术人员拥有硕士及以上学历。6.海外芯片股一周动态:英伟达、Marvell、ADI发布财报 ASML向中国台湾增资1.4亿欧元获批编者按:一直以来,爱集微凭借强大的媒体平台和原创内容生产力,全方位跟踪全球半导体行业热点,为全球用户提供专业的资讯服务。此次,爱集微推出《海外芯片股》系列,将聚焦海外半导体上市公司,第一时间跟踪海外上市公司的公告发布、新闻动态和深度分析,敬请关注。《海外芯片股》系列主要跟踪覆盖的企业包括美国、欧洲、日本、韩国、中国台湾等全球半导体主要生产和消费地的上市公司,目前跟踪企业数量超过110家,后续仍将不断更替完善企业数据库。集微网消息 上周,英伟达、Marvell、ADI等发布财报。ASML向中国台湾增资1.4亿欧元获批;AMD宣布收购人工智能软件公司Mipsology;新思科技宣布完成对德国软件公司PikeTec GmbH的收购;丰田汽车日本14家整车厂全部停工;俄罗斯芯片制造商贝加尔电子将被拍卖,价值500万美元。1.英伟达Q2营收翻番,创历史新高 135 亿美元——8月23日,英伟达公布季度收入同比增长 101%,世界各地的公司竞相打造下一代人工智能驱动的产品,推动了对人工智能芯片的需求。2.企业市场需求疲软 Marvell第二季营收同比下降12%——芯片制造商Marvell公布第二季营收下滑,因企业市场疲弱以及经济不确定性削弱对其芯片和网络硬件的需求。据悉,Marvell第二季度营收13.41亿美元,同比下降12%,比公司在2023年5月25日提供的指导中值高出1100万美元。3.ADI:第三季度收入下滑1%至30.8亿美元,努力管理供应过剩——ADI第三季度营收较上年同期下降约1%至30.8亿美元,第三季度营收和利润均未达到预期。由于宏观经济形势严峻,消费者需求疲软,半导体行业一直面临库存过剩问题。4.前7个月台积电实现营收80.37亿元,同比增长57.1%——1—7月,南京浦口区纳入市集成电路产业链库企业61家,实现营业收入104.89亿元,同比增长36.9%,营业收入规模保持全市第一。其中龙头企业台积电(南京)有限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0.37亿元,同比增长57.1%;华天科技(南京)有限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41亿元,同比增长13%。1.ASML向中国台湾增资1.4亿欧元获批,从事晶圆测量设备等代工生产——8月29日,中国台湾经济部门通过了ASML增资1.4欧元(约合56.4亿元新台币)的计划,资金将用于晶圆测量设备等产品的代工生产,ASML同时会提供相关技术支持以及培训服务。2.私募股权公司Veritas Capital对黑莓提出收购要约——一位知情人士透露,在黑莓开始进行战略评估几个月后,私募股权公司Veritas Capital已提出收购要约。受此消息影响,黑莓在美国上市的股票早些时候上涨了约17%,使该公司的市值达到31亿美元。3.AMD宣布收购人工智能软件公司Mipsology——AMD于8月24日宣布收购人工智能(AI)软件公司Mipsology。据悉,Mipsology成立于2015年,总部位于法国帕莱索,是AMD的长期合作伙伴,此前一直为AMD开发AI推理与优化解决方案和工具。4.新思科技斥资超2亿美元收购德国软件公司PikeTec——据彭博社消息,新思科技宣布已完成对德国软件公司PikeTec GmbH的收购,其估值超2亿美元,以加强其自动驾驶领域的能力。1.俄罗斯芯片制造商贝加尔电子将被拍卖,价值500万美元——俄罗斯芯片制造商Baikal Electronics(贝加尔电子)的母公司T-Platforms已宣布破产,并正在拍卖其资产,包括与贝加尔电子相关的知识产权等,总价值估计为4.84亿卢布(500万美元)。2.英特尔多款处理器进展曝光 台积电获大单——据台媒工商时报报道,英特尔数据中心第5代Intel Xeon处理器(代号Emerald Rapids)已送样给客户测试,将在第四季度推出,此外,从去年下半年延后到今年下半年的Meteor Lake系列处理器,预计也将在年底推出。3.丰田汽车日本14家整车厂全部停工,何时恢复无法确定——日本丰田汽车公司当地时间8月29日说,由于发生计算机系统故障,丰田在日本的全部14家车辆组装工厂停工。工厂何时恢复生产尚无法确定。停工涉及14家工厂28条生产线,丰田方面没有说明受影响的车型。4.三星平泽园区一年增员逾5000人,仍存人才缺口——中国台湾《电子时报》28日报道,三星电子积极扩建韩国平泽园区,负责半导体业务的员工过去1年已增加超5000名,预计未来仍有额外6000名以上的员工需求。5.T-Mobile计划裁员5000人 总部和后勤职位受影响——据CNN 8月24日报道,T-Mobile宣布,计划在未来五周内裁员5000人,约占员工总数的7%。6.台积电美国厂工人:推迟量产真正原因是管理不善——台积电今年7月表示,因美国亚利桑那州熟练装配工人不足,导致这一大型晶圆厂4nm量产时间延后至2025年,台积电为多达500名中国台湾技术人员获得签证,以协助现场施工和培训。但两名现场工人表示,管理不善和行政混乱才是美国厂推迟量产的真正原因。1.韩国政府联合三星电子、SK海力士等开发半导体先进封装技术——韩国政府与三星电子和SK海力士等韩国主要半导体巨头在开发先进半导体封装技术方面意见一致。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MOTIE)8月29日宣布,与半导体公司和组织签署协议,合作开发先进封装技术。韩国在存储半导体制造领域处于领先地位,但在系统半导体领域落后于美国和中国台湾。2.英特尔:下一代Sierra Forest数据中心芯片每瓦性能将提升1.4倍——英特尔8月28日透露,将于明年推出的下一代数据中心芯片“Sierra Forest”,运算效率将比目前产品大幅提升。在硅谷斯坦福大学举行的半导体技术会议上,英特尔表示其Sierra Forest芯片每瓦性能是前一代的240%,也就是提升高达1.4倍。3.现代摩比斯、Autotalks合作开发基于5G的自动驾驶关键技术——现代摩比斯宣布与以色列通信半导体设计商Autotalks合作开发基于5G的车联网(V2X)集成控制器。4.整合固定式光电二极管 IMEC打造先进薄膜影像传感器——最近比利时微电子研究中心IMEC宣布,在传感领域实现了一项重大突破。通过此次创新,IMEC打破了现有的像素架构限制,并展示了整合高效量子点短波红外线像素与平价量产的技术途径。IMEC指出,未来将会运用多种类型的薄膜光电二极管来优化这项技术,并扩展其在硅基成像以外的传感器应用。5.三星电子推出与宝马MINI合作专为汽车设计的OLED——据韩媒Bizwire报道,三星电子公司的显示器部门三星显示(Samsung Display)8月24日推出了与宝马MINI合作设计的新系列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该OLED专为汽车应用而设计。6.特斯拉已启动1万颗英伟达H100 GPU,训练FSD自动驾驶——特斯拉的投资人、爆料者Sawyer Merritt通过X平台(前推特)表示,特斯拉将启动搭载1万颗英伟达H100 GPU的超级计算机,用于训练自家的FSD全自动驾驶系统。1.中国之外,美国限制英伟达向中东国家出口AI芯片4.美延长韩台芯片管制豁免期政策已定 “无期限”或有可能6.美国将27个中国实体从“未经验证”清单剔除,商务部回应
7.创10年最大跌幅!2023年全球半导体设备投资将年减16%8.狠砸1亿英镑!英国首相苏纳克计划购入数千颗AI芯片更多新闻请点击进入爱集微小程序阅读iTh28资讯网——每日最新资讯28at.com
iTh28资讯网——每日最新资讯28at.com
球在看iTh28资讯网——每日最新资讯28at.com
iTh28资讯网——每日最新资讯28at.com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