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展网讯 近日,浙江武义某工具公司自主研发的高压无刷角磨机、减震电锤两款新品正式进入量产阶段。目前,新产品已实现产值约1000万元,预计年度产值将突破2000万元。该公司负责人将这两项技术形象地比喻为“为电动工具装上了电力心脏和稳定骨骼”。
据介绍,在技术创新层面,高压无刷角磨机采用永磁同步电机技术,通过优化电磁场分布,将工作效率从传统产品的60%提升至80%,能耗降低20%。而减震电锤则通过设置缓冲块,使得手臂受到的震动反馈大幅度降低,将作业震动幅度减少20%。新产品已获得2项发明专利。
省企业研究院的建设成为技术突破的关键支撑:这个占地1700平方米的研发中枢集聚了100余名研发人员,配置了价值1100万元的科研设备。数据显示,该院年均研发投入超1500万元,占企业营收4.1%,超县域平均水平。申报建设省企业研究院以来,已形成知识产权成果20件。
不只是新产品,研究院在制造工艺上也不断迭代更新:针对电动工具绕线机这一基础设备,研发团队历时18个月攻克绕线空间优化难题,将绕线密度提升15%,设备稳定性提高10%,每年可节约生产成本200万元。
研究院还整合了高校资源,产学研的深度融合成效显著。在武义县科技局统筹协调下,企业研究院与西安交通大学建立深度合作关系。“高校的理论研究就像北斗导航,让我们少走了很多弯路。”企业负责人说。双方已共同开展开关磁阻电机核心技术项目,新一代产品体积缩小30%,解决传统电机铁屑积聚难题。“目前样机已在打样,预计明年可以实现量产。”
政府创新培育政策持续发力。武义县还为新认定的省企业研究院提供40万元的“研发中心培育套餐”。40万元奖励资金到位后,企业将加大投入智能化测试平台建设。此外,武义县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将优先支持该企业申报省级重点研发项目,在人才引进、载体建设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全力培育具有行业引领力的创新型企业。(沈桦、朱航晓、胡诚;本稿图片均武义县融媒体中心)
本文链接:http://www.28at.com/showinfo-31-16159-0.html浙江武义:校企合作“研究院模式”突围电动工具“红海”
声明: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邮件:2376512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