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无论是建设科技强国、人才强国,还是建设文化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都需要建设教育强国作为基础支撑。教育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建设教育强国,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先导,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
育才造士,国之根本。邓小平在1977年就提出:“我们国家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从何着手呢?我想,要从科学和教育着手”,“不抓科学、教育,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就成为一句空话”。改革开放以来,教育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同频共振。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坚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促使国家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得到极大提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如期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目前,我国教育普及程度总体上稳居全球中上收入国家行列,高等教育进入国际社会公认的普及化阶段,劳动年龄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达10.9年。教育的快速发展,带来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提升,给予人们更多完善自我、人生出彩的机会,深刻改变着国家和民族的精神面貌,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
建设教育强国,要主动超前布局、有力应对变局、奋力开拓新局
重视教育就是重视未来,重视教育才能赢得未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主动超前布局、有力应对变局、奋力开拓新局,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以教育之力厚植人民幸福之本,以教育之强夯实国家富强之基,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支撑”。这一重要论述为教育强国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建设教育强国要主动超前布局。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的“一盘棋”中,教育是“先手棋”。有什么样的教育,就有什么样的未来。教育是面向未来的。只有抓住机遇、提前谋划、超前布局,以更高远的历史站位、更宽广的国际视野、更深邃的战略眼光,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对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作出总体部署,才能筑牢建设教育强国这个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破解“卡脖子”难题,从而站稳脚跟、求得发展。
建设教育强国要有力应对变局。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也面临新形势新变化,特别是就业结构和人口结构的变局。这些变局对教育观念和发展方式都提出了新要求。而且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跃升,也要求创新教育发展方式。只有尽快采取有力措施应对变局,教育才能更好地服务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更好地助力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更好地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建设教育强国要奋力开拓新局。时代在变化,社会在进步,教育事业不能因循守旧,而要与时俱进塑造新优势,抓住机遇开辟新赛道,奋发有为开拓新局面。教育数字化是我国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和塑造教育发展新优势的重要突破口。要进一步推进数字教育,为个性化学习、终身学习、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和教育现代化提供有效支撑。教育是面向世界的,要开门办教育。要持续关注和充分利用国内外新技术、新理念、新方法,有效利用世界一流教育资源和创新要素,勇于和善于开展合作交流,在不断碰撞中提升教育质量,开拓教育发展的新格局。
8月21日,学生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黄平县新州镇中心小学领取新课本。 新华社发(王超 摄)
建设教育强国,要聚焦关键领域关键任务
没有主次,不加区别,眉毛胡子一把抓,是做不好工作的。抓关键、抓重点,是布远局、应变局、开新局的有效办法。建设教育强国,要聚焦关键领域关键任务,紧紧围绕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三大板块重点发力,同时抓好教师队伍这个关键。
建设教育强国,基点在基础教育。基础教育关系到每一个人,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国民素质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实现国家富强的基础性工程,其根本宗旨是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打下扎实的基础,为全体适龄儿童少年终身学习和参与社会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基础教育搞得越扎实,教育强国步伐就越稳、后劲就越足。
建设教育强国,龙头是高等教育。党的十八大以来,高校承担了全国60%以上的基础研究、80%以上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高校已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策源地。嫦娥飞天、航母下水、蛟龙入海这些国家重大项目,都有研究生教育的重要贡献。当前,我国已建成世界最大规模高等教育体系,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达到2.4亿,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14年,高等教育助力我国劳动力素质结构发生重大变化,有效助推我国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转变。
建设教育强国,重点是职业教育。教育是面向现代化的。要培养一代又一代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离不开职业教育。职业教育专业覆盖所有产业门类,在现代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领域,新增一线就业人口中70%以上来自于职业院校。教育是面向就业的。职业教育直接面向市场、服务民生、促进就业,可以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源源不断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
建设教育强国,关键是教师队伍。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教师队伍建设关乎“谁来培养人”的问题。今天的学生就是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力军,广大教师就是打造这支中华民族“梦之队”的筑梦人。任何一所学校高质量发展都离不开一支政治素质硬、业务能力强、育人水平高的教师队伍。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是建设教育强国的根本力量。有高质量的教师,才会有高质量的教育。所以,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建设教育强国的关键工作来抓,大力培养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8月27日,云南省昆明市润城学校的学生在劳动体验实践基地给稻田浇水。 新华社记者(胡超 摄)
建设教育强国,要注重教育公平,注重优质均衡发展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也是教育强国的重要基础。建设教育强国,要注重教育公平,尽快缩小教育的城乡、区域、校际、群体差距,实现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更好满足群众对“上好学”的需要。
注重城乡整体发展,加快缩小县域内城乡教育差距。长期以来,我国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很不一致,可谓“一条腿长、一条腿短”,表现在教育领域就是“城镇挤、乡村弱”,城镇的小学、初中很拥挤,出现大班额,农村学校学生人数比较少,教学力量也比较弱。为此,党中央明确提出,要“加快和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并采取了诸多针对性的措施,科学制定城乡学校布局规划,全面推进城乡学校共同体建设,健全城乡学校帮扶激励机制,以此来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实现城乡整体均衡发展。
注重区域协调发展,加快缩小区域教育差距。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大城市吸引力的增强,人口不断向资源集中的发达地区流动,师生也流动到发达地区学校任教、就学,导致区域教育差距加大,也影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越穷的地方越要办教育,越不办教育就越穷。为此,必须以推进学校建设标准化为重点,加大对中西部困难地区支持力度,推进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大力培养造就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逐步缩小区域教育差距,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注重校际均衡发展,加快缩小校际办学质量差距。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和提升,人们越来越追求更优质的基础教育,但由于教育发展的不均衡,导致“天价学区房”的出现和教育内卷化日益加剧,这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幸福感获得感。为此,要以推进师资配置均衡化为重点,加快实现学区内校际优质均衡发展,实施校长教师有序交流轮岗行动计划,缩小校际办学质量差距,促进新优质学校成长,办好群众“家门口”的学校。
注重群体公平发展,加快缩小群体教育差距。教育是面向大众的。人人都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必须接受一定程度的教育。我们要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包容和保障随迁子女、特困学生、特殊人群等不同群体适龄儿童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做到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实现全民教育、终身教育,缩小群体教育差距,体现教育的公平性、普惠性。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面向未来,我们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举全社会之力,培育形成尊师重教氛围,推动学校、家庭、社会紧密结合,同向发力,积极投身教育强国实践,为早日实现教育强国目标而共同努力!
本文链接:http://www.28at.com/showinfo-30-176-0.html教育强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
声明: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邮件:2376512515@qq.com
上一篇: 讲深讲透讲活开学“第一课”
下一篇: 大力弘扬尊师重教的传统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