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斩白蛇时,白蛇说:你今天欠下的债,总有一天要还的,你斩了我的头,我就篡你的头,斩了我的尾,就篡你的尾。
结果,刘邦大怒,我不斩你的头也不斩你的尾,一剑把白蛇从中间斩为两段。
西汉到平帝时,白蛇转世投胎,成为王莽,毒杀汉平帝,篡汉为新,西汉结束。
王莽改制整整14年,不得利,后被刘秀所灭,恢复汉室建立东汉,恰巧,东西两汉各传200余年。
王莽为莽非真龙天子,龙不侍蟒,不听从王莽的指示,14年间滴水不下,天不伺候,地伺候,蟒作为地上的一神物也是非常有神通的,于是王莽传旨:井湮五里,河湮十里,露水一夜溻四指,结果地皮、空气总是湿的。
王莽的新朝,是历史上最短命的王朝,不过,比统一华夏的大秦仅仅少一年,在这种全面实施、并强化改革的朝代中亦算是比较幸运的。
史学家班固定性王莽篡汉;而一千九百年后的胡适则认同王莽的土地国有、分田均产、废除奴隶的三大政策,认为王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社会主义的践行者。
王莽四个儿子,三个被自己逼死,一个被吓死。
被誉为周公在世的儒学大德,怎么又会又如此的残忍,都说虎毒不食子,难道他当时的一些儒学坚持太过于理想化,甚至染上道德洁癖?亦或是他贪婪权利的欲望强暴了他的信仰。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礼贤下士时。
若是当时便身死,千古忠佞有谁知?那么,王莽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呢?穿越君带您走进他的世界。
事情是酱紫的 王莽,字,巨君,仅从字上就可以看出王莽对自己在道德上的高标准严要求,然而却在不知不觉中为他今后的行为埋下了祸根。
王莽少年坎坷,父兄先后去世,由众叔伯抚养成人。
是典型的屌丝出身,逆袭的励志剧。
班固说他生错了年代,是的,如果王莽生在十九世纪,肯定是一位出色的改革家。
王莽自称是儒家弟子,儒家思想的传承者。
自幼勤奋好学,精通《论语》,独自服侍母亲及寡嫂,抚育长兄遗子,行为严谨,生活检点。
王莽属于外戚世家,家族权倾朝野,他的姑姑是孝元皇后王政君。
王家先后有九人封侯,五人担任大司马。
族中之人多为列侯,生活奢侈,可谓声色犬马,互相攀比。
唯独王莽是家族中道德的楷模,名声远播。
虽是屌丝,但出生在如此的外戚世家,王莽的为官之路也是顺理成章,水到渠成的。
王莽深得叔父王商的器重,王莽对身居大司马之位的伯父王凤也是毕恭毕敬。
公元前22年,24岁的王莽开始做官,他做事认真负责,对人恭敬,温文尔雅,典型的儒生风格,深得众朝臣的推崇。
当然他的官运与身居要职的叔伯有很大的关系,没人,做的再好也不可能一帆风顺。
王莽被任命为黄门郎,后升为射声校尉。
刚上任不久,叔父王商把自己封邑的一部分分给了王莽。
伯父王凤临时时又嘱咐王莽的姑姑王政君多加照顾自己的侄子。
六年后,30岁的王莽被封为新都候、骑校尉、光禄大夫侍中,成为皇帝的侍卫近臣。
汉成帝时,王莽世家,九人为侯,五人为大司马辅政,分别是王莽的伯叔父王凤、王商、王根等。
此时的王莽已身居高官,但他从来不摆官架子,礼贤下士,清正廉洁。
常把自己的俸禄分给门客及平民,甚至卖掉车马救济穷人,名声极好,在民间深受爱戴,名声一度超过了他那些大权在握的叔伯们,朝野名流常有人赞美歌颂他。
王莽的官职,一步步高升,权利也越来越大。
不想成为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王莽也是如此,在王莽追求大司马的路上有个人的地位一直高于他,是他的表兄,姑姑王政君王太后的外甥淳于长。
因为他为汉成帝立赵飞燕为后出过力,深受皇帝的信任,如无差错,大司马之职位非他莫属。
不过王莽轻而易举的就拿掉了这个绊脚石。
也许是淳于长做官本来就有瑕疵,做事不像王莽这样严于律己。
王莽只是借探亲之际把淳于长为接替大司马一职做好了准备以及提前给不少人许下官职,特别是与被废除的皇后许氏私通告诉了叔父王根,结果可想而知,淳于长死在狱中。
公元前8年,王根重病,王莽38岁毋庸置疑的接替大司马一职。
然而,位高权重的王莽并没有得意忘形,他代理执政后,仍然克己奉公,招贤纳良,自己的工资几乎全用来礼遇名士,生活更加清贫。
据载,一次,百官前来拜望他的母亲,看到穿着简陋的王夫人,都以为是他的家奴,王莽的为官处世之道更加深受朝臣的爱戴。
然而,好景不长,一年后,汉成帝驾崩,汉衰帝继位。
外戚,衰帝的祖母傅太后与丁皇后的家族开始得势。
都说后宫不得干政,只是说说而已,关系是条无形的道,局外人都有忌讳。
王莽也只能卸职隐居在自己的封地新都,闭门不出,安分守己,明哲保身。
然而,在闭门期间发生了一件轰动全国的大事,那就是王莽因为自己的二儿子王获杀死了一个家奴,而被王莽责罚,逼其自杀,深得世人的好评。
这是王莽穿越的一个很好的佐证,因为当时贵族之中杀死个别奴隶是常有的事情,看来当时的王莽就有人人平等的思想。
也许正是因为这件事,王莽心理压力过大,才有了后来的解放奴隶的政策推行。
就这样,他的第一个儿子挂了。
很多人推说直接原因是为王莽官场失意,失去了理智;也有人说,王莽想借此立威。
不过,通过这件满城风雨的大事,便有许多官员和平民百姓为他鸣不平,看来王莽之前的为官确实深的人心,积累了丰厚的人脉资源。
汉哀帝也顺水推舟,重新招王莽回京侍奉王政君太后,不过没有官复原职。
也正是这件事,王莽才有机会再次接触中央机关的重要中枢机构,再次接触到了自家家族的姑姑王太后,毕竟拥护王莽的隐形势力还是存在的。
一朝天子一朝臣,风水轮流转,今天来你家明天去她家。
公元前1年,汉衰帝去世,没有子嗣。
王莽的姑姑王太后立刻收回玉玺,下令要求重新推荐大司马人选,此时的风向已开始转变,大家都纷纷举荐王莽,看来衰帝的外戚为人确实也不如王莽,墙倒众人推。
很快,王莽再次上任大司马。
伴君如伴虎,此次上任的王莽或许心理有了很大的阴影,特别是没有了一个亲生骨肉。
王莽上任后,便拥立衰帝的堂兄中山王刘衎九岁的汉平帝登基,而此时的王太后已年近七十,于是大权落在王莽身上。
得到大权的王莽长了个心眼,他深知外戚摄政的危害。
于是,开始了他真正拥有实权的政治生涯。
他禁止汉平帝的一切亲人进京,斩断外戚干政的可能,并开始清除异己,把看自己不顺眼和自己看着不顺眼的统统干掉。
开始建立并巩固自己的势力。
公元1年,46岁的王莽在多次推诿下接受了王太后赐予的安汉公称号。
但是没有享用增加的俸禄。
此时的朝政大权落在了王莽及他的三个亲信手里。
其中,孔光为太师,王舜为太保、甄丰为少傅。
独揽大权的王莽确实做了不少好事,加官进爵稳固了当官的心,施行推恩令等惠及平民百姓,鳏寡孤独,风灾食素,散尽家产救济苦难,朝野上下一片好评。
不料,王莽不许皇帝母亲等亲属进京的做法得到了大儿子王宇的反对,儿子是怕日后受到牵连报复。
当儿子的哪能知道当爹的苦心,如不这样,说不定又回家闭门思过了,或者根本没有机会闭门思过。
王宇力劝王莽不动,做出了出格的行为,想用迷信的方法让父亲接受自己的建议,于是命妻舅吕宽用血酒洒在父亲大宅前。
结果,王莽大怒,把王宇关进监狱,赐以毒酒。
第二个儿子就这样挂了。
如果王莽把苦衷告诉自己的儿子,或许悲剧就不会发生。
要说逼杀第一个儿子,用现代人的角度来看,杀人者偿命,还不算为过,还在道德约束的范围之内。
毕竟都是人命,死的是谁,谁的亲属都不会原谅的,算是大公无私的崇高品德。
而王宇的错误远不至于死罪,更何况是自己的亲生儿子。
可见,此时王莽的信仰与权力的欲望之间产生了冲突。
但此前也许就是一个伪君子。
不过,事实证明,此时的王莽权利的欲望已经高于亲情。
一个连亲情都不要的人,可想而知,其目的一定是欲望的无限膨胀。
这一切的发生可能与其闭门自过的遭遇有关。
儿子当然不能白死,于是借此,摆平了平帝的外戚,除去其母亲外,其他外戚的百余人全部处死。
公元3年,王莽48岁的时候,立自己的长女王嬿为汉平帝的皇后。
公元4年,加号宰衡。
接着王莽又做出了一些大事,建立市场、国家仓库,为学者建造房屋一万套,网罗天下学者及一技之长的人才到长安,大力宣扬儒家礼乐,得到儒生们的拥戴。
先后四十八万多民众以及诸侯官员上奏要求加赏王莽。
于是至高无上的九赐加封在王莽身上。
王莽成了人民心目中的贤良圣人。
公元6年,王莽51岁,汉平帝病死。
王莽随立两岁的刘婴为太子,王莽带天子朝政,臣民称其为摄政王。
第二年,东郡太守翟义、槐里赵明、霍鸿起兵反莽,声势浩大,结果王莽派王邑很快平息。
此时,随着权力的不断增大,王莽当皇帝的野心与日俱增,亦是明目张胆,不过,这应当也是顺理成章之事。
当时谶纬禅让之说四起,凡是献符者王莽均有重赏。
于是王莽接受真命天子的谶纬,于公元8年当上了皇帝,改国号为新,此时,王莽54岁。
就这样,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外戚儒生不费吹灰之力的登上了天子的宝座,几乎没有战争,没有伤亡,堪称奇迹。
据说,这也王莽穿越的佐证之一,居然没有战争就能夺取天下,在古代历史上除去禅让以外,几乎是不存在的。
王莽更为传奇的穿越佐证在于他的改制。
在说改制之前,还有一个人要说,那就是他逼死的第三个儿子。
登上天子宝座的王莽首要的任务是册立太子,四个儿子,大儿子、二儿子都死了,三儿子身体不好,于是决定立四子王临为太子。
也许是由于当上皇帝后的王莽改制不顺,也许是因为王莽过度于迷信儒家经纬的天象谶语。
地黄元年七月,大风吹毁了王路堂,即未央宮前殿。
结果,王莽认为是天降异象,自古有长不立幼,于是把王临给废了。
王临为何又被逼自杀了呢?王临被免后,心里更加不安,因为心里有鬼,他与王莽的妃妾偷情且欲意谋杀亲父。
于是写信向母亲求情,说两个哥哥都三十岁被逼自杀,他现在也快要三十了,害怕有一样的命运,让母亲帮自己吹吹枕边风。
结果其母亲重病,信落到王莽手里,一看内容,王莽大怒,接着又审讯出不孝子的卑劣行为,于是赐予毒酒,连同涉案、办案人员一同埋在监狱里。
如此看来,四子王临的死倒是咎由自取,也许大风吹了王路堂只是个借口。
王临死后不久,剩下唯一的病弱儿子王安也挂了,大家都说是被吓死的,真相不得而知。
痛失四子的王莽的悲痛心情也是可想而知的,毕竟血浓于水啊。
历史对王莽的改制都颇加赞赏,然而他却生错了年代。
均田均产是新中国初期的战略国策,当然,朝鲜今天才刚刚推行。
但是,在那个年代,王莽却动了大多数社会统治阶层的奶酪,注定失败。
解放奴隶是美国总统林肯一生奋斗的目标。
不过王莽太操之过急,奴隶反而更加没有了归属感,弄巧成拙。
为繁荣市场,王莽制定了市场监管制度五均六筦,相当于物价局,还施行了贷款制度,这可是现代社会盛行的东西,那个时候流行有贷无还,因为还不起。
可见王莽的穿越佐证更加充足了。
与大秦相仿,后期,整个社会被王莽弄成了一锅粥,国家没管好,社会乱作一团,改革多半途而废,民怨四起,人心思汉。
加之天灾人祸,于地皇4年,公元23年,更始军攻入长安,长安城中的人民也群起暴动,配合变兵攻入皇宫。
王莽逃至渐台,被商人杜吴所杀。
自此,持续14年的王莽新朝画上了句号。
王莽的一生是在极度痛苦和挣扎中度过的。
如果没有儒家思想的禁锢,或许他的改革会成功,不再这么优柔寡断,犹豫不决。
也许就没了逼死儿子的事情发生,历史会是另外一个版本。
如果王莽真能理解并奉承儒家高尚品德信仰的正确性,彻底击败自己欲望的膨胀,历史也会被改写。
但是,事实是王莽既没有做到儒家极致,也未能达到欲望的顶端,彻底按照自己的想法改变整个社会。
而是,信仰与欲望产生了矛盾,互相扯了后腿,才造就王莽如此传奇而又奇葩的一生。
现实的生活总是很残忍,大多数人都会不知不觉的被一种或多种所谓的信念绑架,有道德绑架,也有金钱绑架,更多的是欲望绑架……特别是道德绑架,总是在道德的高度上不去下不来,欲壑难平。
以史为鉴不仅可以知兴衰,更可以知上下。
本文链接:http://www.28at.com/showinfo-32-5087-0.html篡汉的王莽逼死自己所有儿子竟只为当帝王?历史真相是什么?真相究竟是什么?
声明: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邮件:2376512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