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3月24日消息,该所脑网络组与脑机接口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成功研制出全球首款电池供电的可穿戴阈上重复经颅磁刺激设备(rTMS)。相关研究成果已发表于国际权威期刊《自然・通讯》。

这款可穿戴rTMS设备的诞生,为抑郁症、脑卒中、成瘾等精神疾病的治疗带来了重大突破。它不仅让患者能够在家庭或社区中接受治疗,还为脑科学研究提供了全新的工具。
研发团队攻克了轻量级磁芯线圈设计和高功率密度高压脉冲驱动技术两大技术难关。通过轻量级磁芯线圈设计,单脉冲能量损耗降至传统商用设备的1/10以下,最大功率从10kW降低到800W,同时保持刺激强度和线圈重量不变。而高功率密度高压脉冲驱动技术则将驱动器功率密度提升至传统设备的10倍以上,主机重量从55kg降至3kg,并实现了电池供电,满足全场景可穿戴需求。

在人体试验中,该设备成功诱发了手部和腿部的运动诱发电位(MEP),首次在自由行走过程中实现rTMS神经调控,揭示了中枢神经系统与肢体肌肉活动的动态相互作用。
该设备在临床和科研领域展现了广阔的应用前景。一方面,它为抑郁症等神经精神疾病的治疗提供了全新解决方案,患者可随时随地使用,显著扩大了适用人群,降低了医疗成本并提升了治疗依从性。另一方面,它为研究自然场景下脑功能动态变化提供了新工具,有助于在自由运动中验证不同脑区的功能。
此外,未来该设备还可与脑电、近红外等非侵入式脑信号检测技术结合,推动闭环脑机接口从实验室走向真实场景的大规模应用。
该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为戚自辉副研究员和刘浩高级工程师,通讯作者为蒋田仔研究员。研究团队还包括左年明研究员、宋明研究员等多位专家。该研究得到了国家科技创新2030—“脑科学与类脑研究”重大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
本文链接:http://www.28at.com/showinfo-27-138931-0.html全球首款可穿戴rTMS设备问世,可用于抑郁症等治疗
声明: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邮件:2376512515@qq.com
上一篇: 每年投入45亿欧元,诺基亚押注芯片技术降低数据中心能耗
下一篇: 三星被印度追缴6亿美元税款,高管面临巨额罚款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