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有传闻称,AMD锐龙7040U系列处理器的两款入门级型号锐龙5 7540U、锐龙3 7440U,用的都是Zen4、Zen4c混合架构,甚至曝光了各种规格参数、内核布局图。
结果呢,也对,也不对。
此前发布的锐龙5 7540U、锐龙3 7440U,和更高端的锐龙7 7840U、锐龙5 7640U一样都是纯粹的Zen4架构。
现在,AMD正式发布了新款锐龙5 7545U、锐龙3 7440U,才是真正的Zen4、Zen4c混合架构!
是的,锐龙5 7545U将于锐龙5 7540U并存下去,锐龙3 7440U则直接淘汰旧版本,只有混合架构。
这也是Zen4c架构第一次走入笔记本,第一次进入消费级领域。
在此之前,Zen4c架构曾首发用于数据中心的EPYC 9054、EPYC 8004系列,多达128个核心256个线程、256MB三级缓存,热设计功耗360W。
到了笔记本里自然不会有这么多核心、缓存,功耗也会大大降低,但频率会更高。
锐龙7000U上的Zen4c核心与EPYC 9054系列用的完全一致,也是台积电5nm制造工艺,单个核心加集成二级缓存的面积为248平方毫米。
同样5nm工艺的Zen4核心则是384平方毫米,也就是缩小了足足35%。
缩小了这么多,你肯定会以为功能技术也会大大缩水吧?
那就错了,Zen4c主要是设计更加紧凑,和Zen4是完全相同的基础架构、ISA指令集、IPC性能,也支持SMT多线程,所有的指标都一模一样。
这一次,甚至连外部的三级缓存都没有刻意精简。
在设计理念上,Zen4核心更多地针对单线程性能优化,频率上限更高,也就是单个核心的性能表现更好,而且可以更好地扩展多核性能,功耗范围放得更宽。
Zen4c则是针对多线程性能、核心面积、高能效而优化,设计目标就是为了实现更高的能效、更高的核心密度、更密集更强的性能,并且毕竟在EPYC上得到了很好的验证。
因此,Zen4+Zen4c的组合叫做大小核是不公平的,因为后者虽然面积小,但该有的一应俱全,无论系统还是应用都可以把它们当作同样的核心去调用,根本不需要做刻意区分和单独优化。
相比之下,Intel 12代酷睿开始也引入了混合架构,但理念完全不同,P核、E核的架构、指令集、性能完全不在一个层次,后者没有多线程,也没有AVX-512。
因此,E核的加入带来了更多的核心数量、更好的多线程性能,对于视频渲染等应用大有裨益,但需要操作系统、应用软件专门适配和优化,增加了复杂度,在游戏里有时候反而会起到副作用。
回到产品上,Zen4c的加入,使得锐龙7000U系列有了两个不同版本。
一是较大的Pheonix1,内核面积178平方毫米,多8个Zen4 CPU核心、12个RDNA3 GPU核心,每核心1MB二级缓存,总计16MB三级缓存,热设计功耗默认28W、可调范围15-30W。
较小的Pheonix2面积为137平方毫米,也就是减少了多达23%,多2个Zen、4个Zen4c CPU核心、4个RDNA3 GPU核心,缓存、功耗指标完全不变。
只不过,锐龙AI引擎被移除了。
锐龙5 7545U就是完整的2个Zen4、四个Zen4c,各项规格参数几乎都和锐龙5 7540U一模一样,包括扩频率,CPU范围也还是3.2-4.9GHz。
不过惊喜的是,它的GPU反而从2.5GHz提高到了2.8GHz,而唯一的降级,就是去掉了没什么用的内存ECC。
锐龙3 7440U则是1个Zen、3个Zen4c(并非之前传闻的2+2),三级缓存还是8MB,CPU频率3.0-4.7GHz,GPU频率2.5GHz。
Zen4c的到来,使得AMD锐龙笔记本处理器可以进一步提升本就遥遥领先的能效,不但可以更灵活地处理不同的负载,还有利于延长电池续航。
产品设计方面,上下扩展都更加灵活性,向上可以增加更多核心,有潜力开发更高端的产品,向下则为入门级用户带来了更多选择。
下一代的Zen5、Zen5c组合,更加值得期待!
本文链接:http://www.28at.com/showinfo-24-16970-0.htmlAMD正式发布Zen4+Zen4c新锐龙7000U:真不是“大小核”!
声明: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邮件:2376512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