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巴黎奥运会激战正酣。8月6日,女排1/4决赛结束后,女排主将朱婷捂着自己受伤的手腕,神情苦楚,随后又缠着厚厚的冰袋起身与对手击掌。从朱婷的伤势来看,激烈的赛场拼搏显然对她造成了影响。
冰敷材料推荐使用冰水混合物
在日常生活中,运动、工作,扭伤、脱臼、骨折等意外难以避免,当人体受到创伤后,受伤的组织在修复过程中,有大量的白细胞和组织细胞参与,从而引起肢体的肿胀。医生表示,针对骨科创伤及术后下肢肿胀患者,应当遵循“大米原则”:休息、冷敷、加压包扎、抬高患肢。
冰敷作为“大米原则”的核心措施,对很多人来说并不陌生。但是,很多人对此存在误区:冰敷不就是拿个冰块放在皮肤上就完事了吗?其实,不正确的冰敷不仅达不到治疗效果,反而可能会加重之前的病情,甚至引起更严重的后果,使“良药”变“毒剂”。8月9日,记者采访陕西省人民医院骨科医生吕玲玲讲解冰敷有哪些讲究,让大家做到有效冰敷。
吕玲玲介绍说,冰敷,主要是通过低温作用于局部皮肤、肌肉、血管等组织,以达到局部血管收缩、抑制炎性反应、减轻疼痛和缓解肿胀的作用,最常用于外伤等引起的炎症急性期。面对没有伤口的急性损伤,比如磕碰拉伤、崴脚扭腰时,一般建议在急性受伤的48到72小时内进行冰敷。而对于劳累性、退变性等慢性损伤,比如腰颈痛、肌肉疲劳、肩周炎等,可酌情选择热敷。伤后即可冰敷,越早越好。对于局部红肿热痛的部位进行冰敷,如范围较大,可在冰敷过程中缓慢移动冰袋,以确保局部全部达到冰敷。
冰敷材料选择方面,吕玲玲建议可以用冰水混合物,即将冰块和水以1:1比例混合放入专用冰袋,容量达2/3满排尽空气后敷于患处。也可以临时自制冰袋,用一个适当大小无破损的塑料袋,将冰、水按1:1比例进行混合,装入袋中至一半左右,将塑料袋口捆紧即可。
冰敷时间不是越长越好
需要注意的是,冰敷时间不是越长越好。短时间的冰敷可以让血管收缩,减轻炎症反应,达到减轻疼痛、肿胀的效果。若冰敷时间过长,会导致血管反射性扩张,进而加重炎症反应,使局部肿胀加重。
一般情况建议在冰敷过程中,不要将冰袋或冰块直接接触皮肤,以免冻伤,应垫以薄毛巾等保护伤处;每次冰敷20至30分钟,两次之间间隔时间大于2个小时。每天冰敷3至4次即可;冰敷过程中要让冰袋充分与炎症组织贴合,这样效果才能直达患处。可将冰袋用辅带包裹缠绕。如用冰水混合物法,可将冰袋扎紧摊开后呈平坦状。但要提醒的是,使用时要注意防止凝结水滴渗入伤口敷料。
还需特别提醒的是,有些情况不适合冰敷。比如各类血管病患者,如糖尿病、雷诺综合征;冷球蛋白血症及阵发性冷性血红蛋白尿症;有感觉障碍或对低温敏感者,及严重的低温诱发性荨麻疹;手术后切口尚未愈合或皮瓣手术后,局部禁止冰敷。
“所以,冰敷是有讲究的,怎么冰敷、冰敷多久、哪些人不能冰敷等都要了解。”吕玲玲说。如果有任何疑问,应在冰敷前咨询专业医生,切勿自行决定。“受伤后立即就医才是最好的。”
编辑:张芬
本文链接:http://www.28at.com/showinfo-62-7150-0.html正确冰敷有讲究 别让“良药”变“毒剂”
声明: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