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锦缎
今日的投资者恐怕已经忘记了,在OpenAI创造出ChatGPT这一杀器的前夜,生成式AI也曾经是一道窄门,窄到连马斯克都差点失去了信心。
在当时的舆论眼中,AGI的道路不够性感,不够新潮,不够夺人眼球,力能破巧的并行计算方式不够轻盈。OpenAI创始人Sam Altman历次面见投资人,都被人当成骗子,可作为这种极端群体情绪的一个脚注。
某种程度上,从本周朱啸虎和傅盛针对大模型赛道投资的争论,我们不难看出,在这个新的科技周期中,投资判断、发展趋势的共识变得愈发稀缺。
但拨开表面的云雾,在过去的一个周期,有些人曾选择了坚守窄门,并藉此大获成功。这些人曾做过什么,正在做什么,更重要的是,未来向何处去,或可成为我们今天捕捉新科技周期走向的草蛇灰线。
我常常想起2019年的那个深秋。
在那一天,蔚来汽车在上海开了第三场NIO Day。
与会前舆论对蔚来财务状况的忧心忡忡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在NIO Day后的记者见面会上,李斌还在气定神闲的吹牛。
当记者问到,有没有考虑平衡现金流,适当压缩研发开支的时候,李斌大手一挥:
“现金流,那都是过了成长期的成熟上市公司才需要考虑的问题,像我们这样的新能源车初创公司,不需要。”
随后李斌不厌其烦将蔚来与特斯拉做了一个对比:
特斯拉,三款新车型每一款都是百亿级的美金投入;蔚来,三款车型一共才烧了100亿美金。
李总面露微笑:这证明了我们蔚来研发效率惊人。我们的未来,是星辰大海,必将游到海水变蓝。
特斯拉?彼可取而代之。
马斯克?大丈夫当如是。
一天烧3000万?股价历史新低?不存在的。
在李斌眼中,游戏才刚刚开始。
要知道,蔚来当时的账上现金已经不到20亿人民币,最多还能维持蔚来不到100天的呼吸。而被称为“2019年最惨的人”的李斌,还在为新一轮融资到处奔忙。
可以说,市场上的每个人都在等蔚来这条鱼断气。听到这样的大胆吹牛,在场的媒体不由得爆发出一阵笑声。
不过,事后看,记者朋友们笑得太早了。
接下来的一个季度,蔚来先是拿到了中国第一VC的合肥战投70亿人民币注资,紧接着又联增发募集了48亿美金。
四百多亿人民币到账,后面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
蔚来的销量2020年翻倍,2021年再翻倍,2022年突破12万辆,对熟悉汽车制造业的人来说,这意味着蔚来已经渡过了10万辆造车门槛所象征的死亡峡谷。
蔚来股价也从2019年那个秋天最低点的1.2美金,直冲2020年秋天最高点近60美金。
这一切,就发生在一年内。
那些低位押注蔚来的投资人,一夜之间财富自由的故事在朋友圈迅速传开。
而低位雪中送炭的合肥战投更是一战成名,以“赌城”标签刷爆朋友圈。凭借押注京东方、千亿投资长鑫存储、接盘蔚来等一系列眼花缭乱的操作,合肥国资也被称之为最牛国资VC。
时过境迁,今天的新势力们,尽管多少还有现金流短缺的问题,但再也没有人敢于反向下注,做空大趋势。
除了合肥战投,中东土豪的石油资金也正源源不断成为新势力造车路上的军火库。
回想起来,那些当时敢于低位充当周期捕手的投资人,可能看的更为清楚:
在碳中和的大势之中,这些新势力的命运,并不完全是他自己决定的。千人千浪,无数浪花推动着无数的蔚来们不由自主的前行,对抗大趋势,只会被打的头破血流。
今天,不知道还会不会有人记得那个蔚来濒临破产的秋天,李斌大手一挥吹牛的情景,有多少人能够在那一刻立即意识到,这是怎样的一个财富信号。
做一名周期捕手并不容易。
传说,在王兴的饭否中有这样一个段子:一位宁德时代的早期投资人,第一次去曾毓群办公室时,被墙上“赌性更坚强”的字所震惊。
投资人讪讪发问:为什么不挂福建人最爱讲的“爱拼才会赢”?
曾毓群正色回答道:“光拼是不够的,拼,那是体力活;赌,才是脑力活。”
平心而论,这些新能源赛道的企业家敢于在众人极度不看好的时候,气定神闲的吹牛,一方面是看清了碳中和这个产业大势,有勇气踩中新能源产业周期变革前的拐点;
另一方面则是当时大行其道的“新能源等于诈骗”这种主流叙事,让整个赛道面临了显著更少的竞争。
通过周期底部的双倍下注,新势力们完成了与主流叙事的豪华逆行,在碳中和这条较少人走过的道路上,一路狂奔。
SpaceX的VC投资人Peter Thiel有云:竞争是留给输家的(“Competition is for losers.”)
主流认知越是高度一致,留给逆向投资人的赔率也就越诱人。唯一可以确定的,是这种间歇性爆发的狂热/恐惧周期永不缺席。
关于这种群体叙事体系的剧烈波动,我们不妨另举一例:
当时当下的市场,对于区块链的主流看法,正在达成出奇的一致:
今天的区块链,已经退出了VC圈乃至普罗大众的热点圈子。
一个佐证是,百度搜索指数中,曾经大红大紫的“区块链“搜索量已经被“人工智能”远远甩在后面。
今时今日,舆论这种对于区块链技术的冷漠程度,与大众几年前言必称区块链的热情高涨形成了天壤之别。
舆论情绪与顶层设计相互发酵:
从顶层设计的角度说,2022年的虚拟资产主战场被有意无意的放在了香港这个离岸市场,风险隔离的味道呼之欲出,对区块链可能带来的风险厌恶的舆论情绪与顶层设计在如何对待区块链问题上完成了互为映射。
在主流叙事中,这已经说明了所有问题:大众对与区块链技术的抗拒取得了压倒式的胜利。
对于任何一个投资人来说,今时今日想要启动区块链技术相关的投资,必然会面对来自投委会的严厉审视而大概率胎死腹中,而一部分区块链创业的企业家更是直接可以划入电信诈骗范畴。
在舆论看来,今天的区块链技术与新型核电技术一样,都已经属于技术编年史中“没有最终走出来的技术”那一页,无需理会。
这一切,与那个新能源等于诈骗的秋天,多少有些似曾相识。
然而,与区块链正在全面淡出主流叙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蚂蚁对这一技术领域的坚定投入。
最近几年,蚂蚁董事长井贤栋在集团内部被叫作“区块链小王子”,这个代号来自于井贤栋无论走到哪里,言必称区块链的劲头,他甚至多次在公开场合称之为“一种信仰”。
若将井贤栋诸多发言剥茧抽丝,蚂蚁此刻加注区块链的底层逻辑,大体可归为四条:
首先,在过去几年中,中国事实上建成了全球最大的区块链平台。而一度淡出公众视野的蚂蚁,正是这个区块链平台的最大建设者。
井贤栋看到的是,就在众多互联网公司上了三年网课,开始补习大模型GPT这些时下流行概念的时候,蚂蚁已经静悄悄完成了区块链产业爆发的所需的技术酝酿:
在区块链领域的专利布局,蚂蚁每年的专利申请数高居第一;在IDC的首份中国BaaS评估报告,蚂蚁链稳定居首;在国际知识产权杂志IAM的评估中,蚂蚁链在全球区块链专利实力排行榜中同样位居首位。
在这几年,蚂蚁链不止于区块链,解决产业协作信任的过程中,沿着数据生成、流转、安全、挖掘的生命之路,不断闯关。
单点技术,长出了一颗更繁盛的树。
在刚刚过去的2022年,iDASH国际隐私计算大赛中,蚂蚁获得多方安全计算、机密计算赛道冠军,累计获得了5次冠军,打破了由IBM和微软保持的冠军数纪录。
在人迹稀少的区块链赛道上,蚂蚁在技术层面的全押,与众多互联网公司对区块链避而远之的主流叙事,显得颇为格格不入,在井贤栋的叙事中,蚂蚁这种具有强烈自我意识行为的底层支撑,来自于其双倍加注区块链的第二条主逻辑:
与三年前不同,今天蚂蚁链呈现的产业逻辑也已经清晰。
蚂蚁链发挥的作用,与支付宝所代表的电子钱包技术刚诞生时的担保交易相同,同样是用技术缩短信任距离。
今天的蚂蚁链是一种信任机器,一条路径是通过原生数字资产确权流转类产品形成技术底层、安全性能的开发与验证,一条路径是与行业伙伴尝试探索产业组网协作形成数据可信流转解决方案。
数据价值释放是数字经济最核心发展本质,大量完成第一步数字化的企业开始运用蚂蚁链,让数据实现链上资产化并驱动新一轮业务增长,伴随数字化进程加速,这种力量也就更壮观。
包括井贤栋,行业里每一个人都看到了过去几年中区块链赛道的惊人数字变化:
数字资产的总市值正在以惊人的速度积累,非国家主体发行的数字资产总市值已经从2016年的140亿美元,增长到2021年的3万亿美元,6年之间增长了近200倍。
一些更加激进的研究机构表示,预计到2030年数字资产的交易规模将会达到60万亿美元。
在蚂蚁的脑海中,这一整套论证逻辑恐怕已经不止演示过百遍:
假设数字资产的交易规模在十年内真正走到60万亿的天文数字,蚂蚁链作为其中最大的底层区块链平台所呈现的价值已经无需多言。
比起曾经的支付宝,花呗,余额宝,今天的由区块链融合技术所呈现的图景规模更宏大,叙事更为震撼,而且,正在我们面前实时展开。
诚然,蚂蚁这种宏大叙事,存在不同层面的非技术变量因素,在舆论极端风险厌恶的今天,不是每一个投资人都敢于押注的窄门。
但事实正在质疑中撕开一条口子,蚂蚁双倍加注区块链赛道的第三条核心逻辑在于:
今天的中国区块链产业拥有丰富的场景应用机会,在数实融合的产业导向层面生逢其时。
今天的蚂蚁链生态中,既有产业层面的景德镇、招商局港口、中国远洋海运、英特尔等深海巨兽的加入,在商业应用层面,也实现了每天上链量超过一亿次。
产业上,蚂蚁链也已经落地国际贸易、港航物流、工业制造、食品溯源等实体场景,形成了成熟的解决方案。2020、2021年,蚂蚁链连续两年位居中国BaaS市场份额第一,并在今年成为唯一入选Forrester中国区块链平台领导者象限的企业。
蚂蚁链能够场景数量的迅速增长,与中国的产业国情有很大关系,也与蚂蚁长期与中小企业共成长的经营策略有很大关系。
众所周知,在中国新能源、设备租赁、共享经济、智能制造等行业,有比较丰富的多方参与的传统业务模式,存在互信成本高,协同效率低,业务不灵活的问题。
解决他们的问题,蚂蚁链的竞争优势在于,蚂蚁链能够基于AIoT+区块链+隐私计算技术,在设备中内置可信硬件模组,实现了通电即上链,实现设备信息、运营数据的源头可信、流转可信,为产业上下游构建一个可信的数字化协作网络,降低信任成本、提高协作效率。
以与蚂蚁合作的鲸仓物流仓储公司为例,在北京空港智慧物流园的鲸仓北京一号智享仓中,在占地面积2000多平方米的立体仓里,有6万多个仓储箱、160多万件仓储货物。
管理这样庞大的仓储,鲸仓管理货物需要运用大量蜘蛛机器人,而租赁这些设备需要消耗大量资金,构成了一个极为传统的金融租赁业务。
对于了解金融租赁行业的人来说,一眼就能发现这个模型中存在的沉重效率损耗。
租赁设备产生的信用风险,贷前审查,贷后管理,在没有区块链技术加持的情况下,都构成了借贷双方非常头疼的问题,智能仓储的模型自我复制也就无从谈起。
采用蚂蚁链的区块链技术,鲸仓确保了设备数据的源头可信,区块链技术实现设备以及其他商贸数据的可信流转。仓储资产在所有权、经营权和使用权分离的情况下,实现了多方之间更信任的合作:
就资金方而言,区块链的作用是降低了投资风险,降低了贷前贷后的监管成本。而对于行业而言,则是降低了应用设备的初始投入门槛,加速了机器人的普及。
现在的鲸仓,上下游在同一时间都可以看到仓库真实的运营状态,让上下游形成了透明的协作关系,这有助于降低产业链的协作信任成本,让创新企业主导整个产业链的数字化升级。
不仅如此,有了蚂蚁链的加持,鲸仓的模式变得更为透明,有效,投资人也更愿意融资来帮助这一模式的快速复制:
嘉里大通物流投资了鲸仓北京仓的一期项目“鲸仓”,而二期项目已经在建,明年这个时候,鲸仓的立体仓运营规模将增长200%。
事实上,被区块链加持的鲸仓们仅为沧海一粟:尽管取得了不错的进展,但更多中小企业仍然受制于成本、技术和安全等门槛,近八成仍处于数字化初级探索阶段,达到深度应用阶段的仅有9%。
如何服务剩下的91%中小企业,才是蚂蚁甜蜜的烦恼。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条逻辑,是蚂蚁正在逐渐意识到“区块链本身不能孤立撑起未来,Web3将构成新的延展”这一事实。
不难发现,来自蚂蚁拥抱公链的表态在逐渐增多:在蚂蚁眼中,蚂蚁所主导的联盟链与公链未来最终将完成业务融合,像乡村公路和高速公路一样,未来的世界将注定完成多链化,跨链技术的更迭。
在很多业内从业者看来,蚂蚁这套表态意味着,蚂蚁正在建成的产业协作数字网络,正是Web3思想的最好体现,也是Web3 与现实产业结合的基础设施,这种宏大的叙事,充满了迷人的未知。
但在蚂蚁高层表态中我们不难发现,这并不是一个巨大的转变:通过联盟链,修数字乡村公路,打通商业闭环,最终是为了修建通向Web3的数字高速公路。
在蒋国飞眼中,中国无论是从机构自身,还是到跨机构的产业链协作,都有旺盛的数字化需求,他用数字高铁来比喻当下的区块链产业:
区块链技术发展的本质,就像铁路运输货物,不仅需要一个又一个的小车站,更需要铁轨、汽车、装卸、道路安全等要素,以保证流通,而区块链技术就是一条条交错复杂的铁轨。
今天的蚂蚁链,在联盟链基础上已经完成了商业闭环,种种公开数据都已经展示了蚂蚁链业已盈利的事实,这才是他向公链逐步打通的核心底气。
有以上这四条逻辑加持,今天的蚂蚁掌门人言必称区块链的底气其来有自。
今天的蚂蚁链构成了全球最大的区块链网络,具备最深厚的技术积累,业已成熟的产业逻辑,和足够的场景深度,以及通向Web3的道路上,公链与联盟链相互拥抱的半个身位。
蚂蚁链缺的,仅仅是一个机会。
在三年前IPO戏剧性的戛然而止之后,市场对蚂蚁估值产生了巨大的分歧。
随着顶层设计对杠杆率倍数的硬约束效应浮出水面,传统的数字金融业务估值已不再性感,而今天蚂蚁估值弹性的核心恰恰来自于即将展翼的蚂蚁链。
在了解蚂蚁链的人眼中,大多数投资机构正在重演几年前碳中和前夜的旅鼠故事:
2019年的蔚来,只是一个年产2万辆电动车的濒临破产的新势力,用市值比销售额倍数衡量,它的价值不如上汽集团;而2023年的蚂蚁链,用创新业务产生的市值/销售额倍数,同样也会得出低的荒谬的一个数字。
与蚂蚁链所能呈现的十万亿级价值的机会相比,一旦突破,可能是金融业务在蚂蚁集团的估值权重占比缩小的主要变量之一,也可能是蚂蚁在IPO失利之后,估值模型变化的主要变量之一。
但这一前景,并不能得到众多投资机构的感知,大多数人不愿意成为市场中的少数派,更不具备勇气去单边下注。
而那些将资本和肉身投入蚂蚁金融的人,每一个人都在等一个彼此心知肚明的机会。这些最后的参与者都很清楚,在时代的弹簧压缩到极致的时候,强劲的反弹就是一种必然。
那个秋天的新能源如是,今天的蚂蚁链亦如是。与碳中和的案例相似,在数实融合的浪潮中,蚂蚁的命运同样也不是他自己的能够完全决定的。注定会有一朵浪花将带动蚂蚁链腾空而起。
而此刻的参与者需要的,仅仅是一颗随缘的心。
本文链接:http://www.28at.com/showinfo-40-10-0.html新周期,谁在坚守窄门?
声明: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邮件:2376512515@qq.com
下一篇: 雷克萨斯高管,“受贿”500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