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仙李白也是有名的酒仙,说白了就是一个酒鬼;离了酒,不成诗。要说李白是一个“凭诗名蹭别人的酒,喝公家酒”的“小人”,你相信吗?且待乐奀与你慢慢道来!
李白的一生,可以说是始终与酒相伴。没有酒,他就不会有那“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千古绝唱;没有酒,他也就不能“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李白一生喝了多少酒,没有人做过专门统计。他自己在《襄阳歌》中说:“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饮三百杯。”这虽是夸张之词,但也看出“诗仙”的酒量,一天喝半斤八两,恐怕不在话下。
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像他这样天天喝、月月喝、年年喝,到哪里去弄买酒钱?想当初,以《饮酒》诗著称于世的陶渊明,就是因为家贫不能买酒,才不得不“篱边终日叹空觞”。窦革在《酒谱》中说,陶渊明曾连续九天没有酒喝,所以凡有人送酒给他,他都要掺上些水,以便多喝几天。直到临死,还在叹息:“但恨在世时,饮酒不得足。”
李白的家境比陶渊明好不了多少。他种田不会,做工不能,经商不肯,求官又不得,没有固定的经济收入,只能靠别人的施舍过日子。那么,他靠什么来解酒瘾呢?查一下《李白传》才发现,原来他有两条“酒路”。
一是喝别人的酒。凭着李白的诗名,到哪里都有酒喝。他从26岁开始,下长江,经洞庭,赴吴越,至湖北,后又访洛阳,游扬州,奔金陵,赶邯郸,住庐山。去到哪,喝到哪,去一路,喝一路,就连那“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的诗句,也是喝了别人的酒写出来的。二是喝公家的酒。在宫里,李白被封为翰林学士,每天除了鸡鸭鱼肉,皇帝又特赐西凉进贡来的葡萄酒一斤。反正不用个人花钱,不喝白不喝。所以李白这三年是可着劲地喝,上顿喝了,下顿还喝。
我们无意责怨李白,他怀才不遇,愁肠百结,虽有心“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但终不得志。除了喝酒和写诗,他又能去做什么?
如今,不得志的人很少,但好喝酒的人却很多。一些人喝下的酒,已不得不用“吨”计,所以便有“一吨干部”、“两吨干部”、“三吨干部”之说。一天喝半斤,一年180斤,十年1800斤,二十年就是近两吨。大小酒楼、饭店、宾馆,到处都有碰杯声……我们不妨问一声,源源不断的杯中物,有多少是掏的个人腰包?哪怕是现在进入了“打虎拍蝇”反腐深水区,一些嘴馋的官僚们竟然还不收口,照样变着法子转移到单位食堂、农家院落放开喝,此乃何等痴迷?
这种酒实际上已演化成“功利酒”,办公室里不好开口说的事,酒桌上都可以办到,或升官或发财或出国……都可以靠推杯换盏来达到目的。只是“买酒钱”大大方方地下在了公家的账上,请者和喝者都没有掏一分钱的老本,但却实现了双赢。不过千万别忘了,酒还有另一面:喝得太多,会损害身体!那么问题来了,李白怎么会能活到62岁?
“远征军书写了中华民族在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悲壮而伟大的一页,这段历史应为两岸所共同纪念铭记。”远征军名将郑洞国之孙、民革中央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郑建邦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
郑洞国是国民党抗日名将,黄埔军校一期生,曾历经东征北伐,参加过长城古北口战役、台儿庄大捷、昆仑关战役,1991年去世。
远征军入缅作战已经过去了七十余年,大陆各界举行了不同形式的纪念仪式。长年推动两岸交流的郑建邦说,曾在台湾接触过一些远征军的老兵,“每次都铭感五内。老兵们在世的越来越少,民进党执政时期又大搞‘去化’,如今岛内能够记住、尊重这段历史的人也不多了。”
2003年,台北动物园里86岁的“林旺爷爷”去世,它是伴随过远征军的最后一头大象。而奔赴过印缅战场的老兵,如今最年轻的也有80岁了。
这些老兵们有一些是郑洞国的部下,他们最为津津乐道的是当年郑将军指挥的奇袭密支那战役。这场战役摧毁了日军在缅北最后的战略重镇,使日军缅北防御体系从此土崩瓦解。郑洞国时任远征军新一军军长,后兼任驻印军副总指挥。
郑建邦说,祖父1943年参加远征军被派往印度担任新一军军长,同时在军事部署上还要归远征军总指挥、中缅印战区盟军总参谋长史迪威指挥。“既要维系好中美同盟关系以共同作战,又要维护国家尊严,对一些大国沙文主义的行径予以制止回击。可以说这段军旅生涯,是他一生中最辉煌也是最曲折的。”
时值全国两会召开期间,郑建邦提出提案,希望能恢复重建在广州白云山脚的远征军新一军印缅阵亡将士公墓。
郑建邦说,民革中央今年也根据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现状,在政协大会发言中提出“正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推动建立两岸军事安全互信机制”。
“回顾远征军的历史,再联想到今天两岸关系已经步入了和平发展的轨道。我也希望两岸军人可以从纪念远征军的契机为切入点,就一些相关问题进行接触与交流,形成维护中华民族利益为基本的更多共识。”他说。
本文链接:http://www.28at.com/showinfo-32-3932-0.html李白喝酒的钱都从哪儿来?李白是蹭吃蹭喝的高手是怎么回事?
声明: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邮件:2376512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