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苟晶被高考顶替事件可谓是闹得沸沸扬扬,最让人不可思议的是竟然能被连续顶替两次。
其实,在我们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这样的事情也有发生。
而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大清顺治年间,最大的科举舞弊案:丁酉科场案。
而丁酉科场案,又分为丁酉顺天乡试案和丁酉江南乡试案: 丁酉顺天乡试案 公元1657年 丁酉年,在顺天乡试中主考官曹本荣、副考官宋之绳等人一方面想要结交权贵,另一方面收受钱财而公然翻阅试卷并按自己拟定的名单取士。
等到发榜后,学子们不服并纷纷去文庙哭诉,与此同时给事郎中任克溥奏参李振邺、张我朴等人收受白银三千两并参与舞弊。
这件事受到顺治皇帝的高度重视,他派遣都察院对李振邺、张我朴等人进行会审。
最终在证据属实的情况下,李振邺、张我朴、蔡元禧、陆贻吉、项绍芳、田耜、邬作霖等人被判斩立决,财产充公并将其家人流放到辽东尚阳堡。
丁酉江南乡试案 随后不久,又有人参奏在江南乡试中主考官方猷为了结交权贵而取少詹事方拱乾的儿子方章钺为举人。
于是,顺治皇帝将江南乡试案中的主考官方猷、钱开宗以及十八名同考官全部革职并押送京城。
而这时却有了分歧,刑部认为顺天乡试案中的王树德等同案人员因坦白交代并与乡试舞弊无直接利益关系而被从轻处罚。
因此,刑部认为江南乡试案中的主考官方猷、钱开宗或也可以从轻处罚。
但他们小看了顺治皇帝的惩治舞弊案的决心,在顺治皇帝的严旨催促下,主考官方猷、钱开宗被就地正法,家产、妻子籍没入官。
而同考的十八人因为知情不报和参与舞弊被执行绞刑,而参与舞弊的学子方章钺等八人被杖责四十大板并与其家人一起被流放到宁古塔。
而审理此案的刑部尚书和刑部侍郎因故意为主考官开脱,而受到了顺治皇帝严厉的处罚。
最终,这场顺治时期最大的科举舞弊案有了一个非常完美的结局。
那么,我们来分析一下,顺治皇帝为什么会如此重视和顺利处理好科举舞弊案呢? 一、顺治皇帝的决心 在清朝呢历代君王中,顺治皇帝是最为传奇的一个,一个为情所困的帝王。
但这并不影响顺治皇帝的才能,从1644年清兵入关到大清统一天下。
整个大清在顺治皇帝的治理下慢慢步入正轨,尤其在农业生产、整顿吏治方面,顺治帝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而科举是大清的地基,如果科举舞弊案成风,那么整个大清必然会摇摇欲坠。
因此,看到这一点的顺治皇帝决心严厉惩治这次舞弊案,正是由于顺治皇帝的决心和态度,所以才让清朝初年这股科举舞弊之风戛然而止。
二、大臣心中的正气 在顺天乡试案中,给事郎中任克溥发现科举舞弊现象时没有装聋作哑而是积极做一个臣子的本分。
同样江南乡试案中,就是有人参奏中主考官方猷等人,才能给学子们一个公道。
所以,正是由于这些敢于痛斥时弊和揭露现实的官员存在,丁酉科场案才能得到完美的解决。
纵观前期的大清,正是由于这些人的存在,整个大清才能蒸蒸日上。
而对于整个大清来说,最大的财富就是拥有办实事的社稷之臣。
三、舞弊的危害 如果顺治皇帝对这些舞弊人员不处以严惩,那么对于下面的很多人就会以此为榜样,最终导致舞弊泛滥难以治理。
如果真到了那个时候,整个大清就会处于分崩离析的状态,最终可能导致大清的夭折。
同时,下面的舞弊人员会更加的有恃无恐,而且他们当了封疆大吏后就会与被提拔上来的人狼狈为奸,最终弄得整个大清乌烟瘴气,法纪礼乐崩坏,民怨沸腾。
所以,对于大清而言,这次舞弊案必须严惩。
最终,通过治理这两场乡试舞弊案,一方面顺治皇帝的才能和干练体现出来。
他的英明为世人称赞,另一方面,这场急刹车也将大清从悬崖边拯救回来。
而纵观这场丁酉科场案的处理,在整个大清甚至是中华五千年的历史进程中留下了辉煌的一笔。
本文链接:http://www.28at.com/showinfo-32-1893-0.html历史人物解读:顺治帝王对清朝最大的科举舞弊案的处理是否完美?是怎么回事?
声明: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邮件:2376512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