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讯 记者缪晓琴上海报道 今年的上海政府工作报告中,绿色低碳转型再次“划重点”,措施也较往年进一步连线成面。在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过程中,上海先天劣势是“土地资源有限,林草碳汇不足”。对此,上海市人大代表、金山区人民政府副区长蔡宁建议,发挥上海蓝色碳汇在推进碳中和的优势作用,弥补上海客观存在的森林、草原等绿色碳汇不足。
蓝色碳汇也叫海洋碳汇,是指海洋中的红树林、海草以及盐沼等生物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在海洋中的过程,具有固碳量大、效率高、储存时间长等特点。作为“湿地之城”的上海,大陆岸线长度213.05公里,海岛岸线长288.1公里,在近海及海岸含有大量滩涂湿地,占到全市自然湿地总面积的95%以上。
如何做好上海蓝色碳汇管理体系的顶层设计?蔡宁提出,要从可持续发展、激励性补贴等方面出台上海促进蓝色碳汇发展的政策规划,在蓝色碳汇核算、交易等相关技术领域推进立法。并进一步加强杭州湾北岸等区域生态退化盐沼湿地的生态监测和评估工作,定期发布上海盐沼蓝色碳汇的质量报告,逐渐建立健全包含定量化监测体系、定价体系以及碳交易机制在内的蓝色碳汇基本方法体系。
对“金山城市沙滩西侧综合整治及修复工程”的研究显示,盐沼湿地相对于自然盐沼,可以吸附更多的二氧化碳,具有良好的蓝色碳汇作用。据此,蔡宁建议加强上海盐沼湿地生态环境保护与蓝色碳汇的有机融合,提高上海蓝色碳汇储备,并尽快建立盐沼湿地生态补偿机制,利用经济手段,发展碳循环经济,利用自然循环的二氧化碳发展海洋经济,提升滨海生态系统的碳汇潜力。
要推动上海蓝色碳汇的可持续发展,上海还需要增厚蓝色碳汇的技术人员储备、机构建设。蔡宁建议,依托相关高校资源,加强蓝色碳汇队伍建设与人才储备,推动成立蓝色碳汇发展领导小组;联合相关机构开展蓝色碳汇“碳计量”技术咨询、专题调研等工作,实现碳排放可测量、可报告、可核查,提升上海蓝色碳汇数据的可信度;支持社会资源与科研机构的合作,共同开展蓝色碳汇的科学研究与技术推广;依托高校资源加大对蓝色碳汇生态系统的研究力度,在盐沼湿地生态修复、海洋负排放等海洋工程方面进行技术创新与蓝色碳汇核心技术攻关。
本文链接:http://www.28at.com/showinfo-28-7239-0.html缺森林的上海其实另有“固碳神器” 蔡宁代表呼吁发挥蓝色碳汇作用
声明: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邮件:2376512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