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The Information发文称,近期西方初创企业试图通过研发钠离子电池来降低对中国供应链的依赖,但随着磷酸铁锂电池价格的持续下降,这一计划面临严峻挑战。
过去两年间,中国市场上磷酸铁锂电池的价格大幅下跌,从2023年的每千瓦时155美元降至约45美元,仅为钠离子电池当前均价的一半。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在《Nature Energy》发表的论文中预测,磷酸铁锂电池可能在2030年代中期依然保持价格优势。若预测成真,中国在全球电池供应链中的主导地位将进一步巩固。
电池金属研究公司CRU集团的电池材料主管山姆・阿德姆指出,即便钠离子电池成本低于磷酸铁锂电池,现有技术仍可能占据主导地位。他分析称,由于磷酸铁锂电池已实现大规模生产且价格低廉,是否需要投资全新的钠离子电池供应链值得商榷。
钠离子电池的研发热潮始于2021年,当时锂价因需求激增而飙升,中国锂现货价格在不到两年内上涨了近13倍。尽管钠储量丰富且成本低廉,但其能量密度较低,容易导致性能衰减,因此长期未被视作理想替代品。然而,包括宁德时代在内的中国企业仍积极推动钠离子电池技术发展,试图缓解锂资源短缺问题。
目前,中国已推出钠离子电池驱动的小型城市汽车,这令西方同行感到惊讶。与此同时,一批美国初创企业如Bedrock Materials和Peak Energy试图通过固定储能领域切入市场,但斯坦福大学博士生Adrian Yao表示,钠离子电池在电动汽车领域的成本仍高于磷酸铁锂电池,行业需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
研究显示,钠离子电池要超越磷酸铁锂电池,需通过三种途径:大幅提升能量密度、优化电池系统设计或突出性能优势。例如,美国Natron Energy公司依靠性能优势,将钠离子电池应用于人工智能数据中心,其快速充放电特性满足了高性能计算需求。
尽管如此,中国企业在技术改进方面表现突出。CRU集团的阿德姆提到,宁德时代等企业已显著提升钠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但增速仍不及磷酸铁锂电池。此外,电池制造商通过优化电池组设计进一步降低成本,这也为磷酸铁锂电池提供了更多竞争优势。
电池金属研究公司SC Insights的董事总经理安德鲁・莱兰指出,若锂价再次飙升,钠离子电池可能成为替代方案。但目前来看,西方企业仍需较长时间才能在技术水平上与中国企业比肩。Bedrock公司首席执行官斯宾塞・戈尔表示,钠离子电池的未来可能依赖于第二代材料技术的突破。
本文链接:http://www.28at.com/showinfo-27-138942-0.html钠离子电池难敌磷酸铁锂电池,中国供应链优势凸显
声明: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邮件:2376512515@qq.com
上一篇: 库克盛赞中国青年才俊:苹果产品助力实现梦想
下一篇: 慧荣科技将亮相AI EXPO,展示全链路存储解决方案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