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语言,自2009年发布以来,凭借其简洁、高效、并发能力强等特点,迅速在开发者社区获得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特别是在服务器端开发、云计算、容器技术和微服务架构等领域。例如,Docker 和 K8S 等知名的容器技术都是使用Go语言开发的。
首先让我们来认识下 goroutine。
Go语言的高并发、高性能都来源于它的并发模型:goroutine,就是它,让开发者可以轻松地编写高吞吐量的应用程序,这在处理大量并发请求的服务器端开发中尤为重要。
goroutine是Go语言中的轻量级线程,或者称为协程。与操作系统级别的线程相比,goroutine的创建和销毁开销非常小,调度效率也很高,因此在Go语言中,可以轻松地创建成千上万个goroutine来处理并发任务。
使用goroutine非常简单,只需在函数调用前加上go关键字即可。例如:
go func() { // 并发执行的代码}()
goroutine 虽然让并发编程变得非常方便,但也带来了新的挑战。
这些挑战在其它语言的并发编程模型中也是广泛存在的。
为了解决并发编程中的常见挑战,Go语言引入了context包。context包提供了一种统一的机制来管理请求的生命周期,传递取消信号,设置超时时间,并在不同的goroutine之间传递上下文信息。
让我们先通过一个例子来感受下 context 包的强大能力。
在Go的net/http包中,每个HTTP请求都会自动携带一个context。我们可以通过req.Context()方法获取这个context,并在处理请求时使用它。以下是一个简单的示例。
package mainimport ( "context" "fmt" "log" "net/http" "os" "time")// 定义一个key类型,用于在context中存储和检索数据type key stringconst ( userIDKey key = "userID")// 定义一个向控制台输出日志的loggervar logger = log.New(os.Stdout, "INFO: ", log.Ldate|log.Ltime|log.Lshortfile)func main() { http.HandleFunc("/hello", helloHandler) http.ListenAndServe(":8080", nil)}func helloHandler(w http.ResponseWriter, req *http.Request) { // 设置请求的超时为5秒 ctx, cancel := context.WithTimeout(req.Context(), 5*time.Second) defer cancel() // 在context中存储一些共享数据,例如用户ID ctx = context.WithValue(ctx, userIDKey, "12345") // 模拟一些工作,将在goroutine中运行,通过channel通知完成 done := make(chan struct{}) go func() { // 从context取出用户ID,记录到日志中 userID := ctx.Value(userIDKey).(string) logger.Println("开始处理:", userID) time.Sleep(3 * time.Second) // 模拟耗时操作 close(done) }() // 通过select跟踪context超时或者工作完成 select { case <-ctx.Done(): // 请求被取消或超时 http.Error(w, "Request canceled or timed out", http.StatusRequestTimeout) case <-done: // 操作完成,从context中取出用户ID,返回给调用方 userID := ctx.Value(userIDKey).(string) fmt.Fprintf(w, "Hello, User ID: %s!/n", userID) }}
在这个示例中,我们在HTTP处理器中使用 context.WithTimeout 设置了一个5秒的超时。如果请求在5秒内没有完成,context将自动取消,处理器会返回一个超时错误响应。如果操作在5秒内完成,则返回正常的响应。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还使用了 context 来共享数据,在创建超时context之后,我们使用 context.WithValue 在context 中存储了用户ID。
ctx = context.WithValue(ctx, userIDKey, "12345")
在处理具体的工作时,我们使用 ctx.Value 从context中检索共享数据,打印正在处理的用户:
userID := ctx.Value(userIDKey).(string)logger.Println("开始处理:", userID)
在完成后,我们还是使用ctx.Value从context中检索共享数据,并将其包含在响应中:
userID := ctx.Value(userIDKey).(string)fmt.Fprintf(w, "Hello, User ID: %s!/n", userID)
在Go语言中,创建一个context对象是使用context包的第一步。
在上边的例子中,我们从http请求中获取了一个context,其实我们也完全可以自己创建一个新的context,有两种基本方法:
context.Background()返回一个空的context对象,通常用于整个应用程序的顶级context,或者在不确定应该使用哪个context的情况下使用。它是一个常见的根context,所有的派生context都会基于它。
context.TODO()与context.Background()类似,但通常用于你还不确定要使用哪个context,或者代码还在开发过程中,未来可能会被替换为更具体的context。
我们可以在内嵌函数中直接使用有效范围之内的 contex t实例,不过更常见的传递方法是通过函数参数。
在Go语言中,context对象通常作为函数的第一个参数进行传递。这种方式确保了context在整个调用链中被正确传递和使用。代码如下:
func doSomething(ctx context.Context) { // 在函数内部使用context}func main() { ctx := context.Background() doSomething(ctx)}
context.WithCancel() 函数返回一个派生的context和一个取消函数。调用取消函数会取消这个派生的context,并通知所有使用这个context的goroutine进行清理操作。示例代码如下:
ctx, cancel := context.WithCancel(context.Background())go func() { // 模拟一些工作 time.Sleep(2 * time.Second) // 取消context cancel()}()select {case <-ctx.Done(): fmt.Println("操作被取消")}
上边http服务端处理的例子中我们已经提供了一种设置context超时的方法,另外还有一个设置context超时的方法:context.WithDeadline(),这个函数函数类似于context.WithTimeout(),但它允许你指定一个具体的时间点作为截止时间。代码示例如下:
deadline := time.Now().Add(3 * time.Second)ctx, cancel := context.WithDeadline(context.Background(), deadline)defer cancel() // 确保在不再需要时取消contextselect {case <-ctx.Done(): fmt.Println("操作在截止时间前未完成")}
超时时间设置的过长,请求都等着,可能会消耗过多的计算资源;设置的太小,频繁超时,又会给用户带来不好的使用体验。以下是一些最佳实践:
context包的主要目的是在请求的生命周期中传递取消信号、超时和共享数据,不要传递过多的业务数据,以下是一些建议:
有的同学可能会有疑问:context.WithTimeout 或 context.WithDeadline 创建的context等着超时或者正常处理完成不就可以了吗?
其实 context.WithTimeout 和 context.WithDeadline,这两个函数内部也是通过 WithCancel 实现的,因此也会返回一个 cancel 函数。尽管当超时或截止日期到达时,context会自动“过期”,不过调用 cancel 函数仍然是一个好习惯,因为它可以立即停止任何依赖于此上下文的正在进行的操作,而不仅仅等待它们自然发现上下文已过期。
我们不仅可以在自己编写的代码中使用context,很多标准库也提供了context的支持,这样可以更好的管理请求和资源。上边的示例中已经演示了与net/http包结合,我们再看下database/sql的例子:
package mainimport ( "context" "database/sql" "log" "time" _ "github.com/go-sql-driver/mysql")func main() { db, err := sql.Open("mysql", "user:password@tcp(localhost:3306)/dbname") if err != nil { log.Fatal(err) } defer db.Close() // 创建一个带超时的 context ctx, cancel := context.WithTimeout(context.Background(), 2*time.Second) defer cancel() // 查询数据库时,传入这个context rows, err := db.QueryContext(ctx, "SELECT * FROM users") if err != nil { log.Println("Query error:", err) return } defer rows.Close() for rows.Next() { var id int var name string if err := rows.Scan(&id, &name); err != nil { log.Println("Scan error:", err) return } log.Printf("User: %d, Name: %s/n", id, name) } if err := rows.Err(); err != nil { log.Println("Rows error:", err) }}
通过结合使用context包和其他标准库,我们就可以更好地管理每个请求的生命周期和使用的各种资源,提高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和可维护性。
本文链接:http://www.28at.com/showinfo-26-92097-0.htmlGo语言中的context包到底解决了啥问题?
声明: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邮件:2376512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