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  > 数码

中科院突破!固态深紫外激光源助力3纳米半导体量产进程

来源: 责编: 时间:2025-03-26 10:56:56 19观看
导读中国科学院近期在激光科技领域取得了引人注目的进展,成功研制出一款新型的固态深紫外(DUV)激光源。这款激光源能够产生与当前主流DUV曝光技术相匹配的193纳米波长相干光,为半导体工艺向3纳米节点的推进提供了关键支撑。目

中国科学院近期在激光科技领域取得了引人注目的进展,成功研制出一款新型的固态深紫外(DUV)激光源。这款激光源能够产生与当前主流DUV曝光技术相匹配的193纳米波长相干光,为半导体工艺向3纳米节点的推进提供了关键支撑。jr828资讯网——每日最新资讯28at.com

目前,市场上主流的DUV光刻机,例如ASML、佳能和尼康等品牌,主要依赖于氟化氙(ArF)准分子激光技术。这种技术通过特定气体混合物在高压电场中的激发,释放出193纳米波长的光子,并以高能量短脉冲的形式发射,再经过复杂的光学系统调整应用于光刻设备。jr828资讯网——每日最新资讯28at.com

相比之下,中科院此次研发的固态DUV激光技术采用了全新的设计思路。该技术首先利用自制的Yb:YAG晶体放大器生成1030纳米的激光,然后将其引导至两条不同的光学路径进行波长转换。其中一条路径通过四次谐波转换技术,将激光波长缩短至258纳米;另一条路径则利用光学参数放大技术,将激光波长转换为1553纳米。最终,这两束激光在串级硼酸锂(LBO)晶体中相遇并混合,成功产生了193纳米波长的激光光束。jr828资讯网——每日最新资讯28at.com

jr828资讯网——每日最新资讯28at.com

经过精密测量,这款固态DUV激光源的性能表现出色。其平均功率达到了70毫瓦,频率为6千赫兹,线宽低于880兆赫兹,半峰全宽更是小于0.11皮米(即千分之一纳米)。这些参数表明,该激光源的光谱纯度与现有的商用准分子激光系统相当,完全能够满足高端半导体制造的需求。jr828资讯网——每日最新资讯28at.com

除了光谱纯度方面的优势,这款固态DUV激光源还在降低光刻系统复杂度、减小体积、减少稀有气体依赖以及降低能耗等方面展现出了巨大潜力。然而,尽管其频率已经达到了现有技术的约三分之二水平,但输出功率仍有待进一步提升,才能达到实际应用的标准。因此,中科院将继续对这项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和优化,以期早日实现其商业化应用。jr828资讯网——每日最新资讯28at.com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研究成果已经在国际光电工程学会(SPIE)的官方平台上公布,并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和热议。固态DUV激光技术的这一突破性进展,无疑为半导体产业的未来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希望。jr828资讯网——每日最新资讯28at.com

本文链接:http://www.28at.com/showinfo-24-138758-0.html中科院突破!固态深紫外激光源助力3纳米半导体量产进程

声明: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邮件:2376512515@qq.com

上一篇: OpenAI新升级:ChatGPT引入图像生成,对话补全API高错误率问题待解

下一篇: 科密DS02碎纸机深度评测:小巧身躯,碎纸能力却如此强大!

标签:
  • 热门焦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