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海域总面积473万平方千米,蕴藏着巨大的食物资源潜力。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建设现代海洋牧场。农业农村部等8部门也在近期印发全国首个关于推进深远海养殖发展的意见。多地正加快转变海洋渔业发展方式,优化产业布局,建好“蓝色粮仓”。
海洋牧场蓬勃发展
日前,由福宁船舶重工建造的“闽投霞浦1号”深海养殖平台在福建省福安市顺利下水。该平台搭载高科技自动化设备,养殖水体可达3万立方米,建成后将投放于宁德市霞浦县西洋岛海域。“闽投霞浦1号”是今年在宁德下水的第2座深海养殖平台。截至目前,福建省投建深远海养殖平台已达18座,养殖总水体超47万立方米,规模居全国前列。
作为全球首艘10万吨级智慧渔业大型养殖工船,“国信1号”这艘移动的海洋牧场,能跟随水温变化调节锚地,开创了全年常态化出鱼的新模式。据介绍,目前“国信1号”平均每天可收获1万公斤大黄鱼。
养殖工船作为资源节约型生产新模式,可有效节约土地自然资源。青岛国信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建辉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按优质蛋白换算,平均一艘养殖工船年产7000吨海水鱼,单船每年可节约耕地63906亩、灌溉水1917万吨,每年可替代猪肉7140吨、原粮28490吨。”
辽宁省大连市长海县是我国东北地区唯一海岛县,海水透明度高、水质优良,是鱼虾贝藻等温带海洋生物的理想栖息场所。近几年,当地大力发展海洋牧场。自2016年以来,长海县接连获批了18个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占大连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的64%、辽宁省的47%、全国的10.4%。示范区涉及海域面积达18.5万亩,投放人工鱼礁近13万块,改造海底面积8500余亩。
科技装备提供支撑
发展深海养殖、壮大海洋经济,关键在科技。
在离岸120海里的黄海海域,海平面20米以下,有一片与山东省面积相当的冷水团,我国目前唯一的国家级深远海绿色养殖试验区——青岛国家深远海绿色养殖试验区就在此处。今年4月,试验区内全球第一座全潜式深海渔业养殖装备“深蓝1号”成功收鱼,共收获大西洋鲑3000尾左右。
冷水团规模化养殖成功同样源于技术突破。通过产学研结合,2018年,“深蓝1号”在青岛西海岸新区建成交付。2019年又对其进行一体化、自动化改造。“夏季,下潜的网箱可让三文鱼安全度夏,又可躲避台风冲击。当季节变换,海域表层水温下降至18摄氏度以下,网箱可上浮到表层进行三文鱼养殖。”山东深远海绿色养殖有限公司董事长汤庆凯介绍,目前公司正加快建设新一代“深蓝”系网箱,新建的两个网箱养殖水体为9万立方米,接近“深蓝1号”的2倍。
“我们着力从政策支持入手,将养殖工船等深远海养殖装备建设纳入青岛市支持海洋经济高质量补助范围,对‘国信1号’养殖工船、‘深蓝2号’智能网箱建设,分别给予了5000万元、3200万元资金补助。”青岛市海洋发展局副局长杨克骏说。
在福建省深海养殖装备“闽投1号”智慧渔业系统显示屏上,大黄鱼活动的画面清晰可见。运营总负责人许航表示,深海养殖依靠的是强大的智慧渔业系统。“闽投1号”设有50平方米的智慧渔业中心,集合了声呐、光学、视频等多种探测技术,可多维传输数据,并通过自主研发算法,建立评价体系,指导生产及运营。
大连市海洋创新资源也十分丰富,涉海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和海洋学科众多,拥有大量海洋人才,为当地发展深海养殖奠定良好基础。去年,大连市主要海洋产业实现生产总值1317.4亿元,同比增长9.4%。
生态社会效益凸显
海洋牧场不仅丰富了中国饭碗,还带动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断凸显。
海洋牧场以投放人工鱼礁为基础,以渔业资源增殖放流为手段,以科技创新为支撑,改变了以往渔业单纯捕捞、设施养殖为主的生产方式。“建设海洋牧场,可逐步解决局部污染和过度捕捞带来的资源枯竭、近海养殖引起的病害加剧等问题,是海洋渔业生产方式的重大变革。”长海县海洋发展局局长任强说。
在长海县开展的海洋牧场示范区建设,带来良好的生物生长、繁殖、索饵栖息场所,资源量得到提高,产出率得到提升。“通过海洋牧场基础设施建设,示范区内海洋生物资源量增加30%以上,主要经济品种产量提高20%以上,海洋资源的恢复达到了效果,大大增强了海洋牧场发展后劲。”任强介绍。
福建则发挥区位优势,推动渔旅产业深度融合,借助深海养殖开发海洋文旅新业态。福州市连江县定海湾是著名的深远海养殖牧场,截至目前,已有8个深远海养殖平台在这里落户。其中,“闽投1号”极具代表性,它集智慧渔业、深海养殖、产研基地、休闲旅游4大功能于一体,可开展海洋科普、潜水、冲浪、海上休闲、垂钓、餐饮及海水养殖等活动。
“闽投1号”可活动甲板面积达3000平方米,通过庞大的钢构基座托起水上部分的三层,站在平台上俯视,深达27米的深水养殖水箱与广袤的海洋融为一体。“闽投1号”搭载海景客房、海上餐厅、多功能会议室、露天水吧等多功能舱室,并配备海水淡化、污水处理设备。人们在这里可以体验智慧渔业,也可以休闲垂钓,感受海上风光。
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局党组书记、局长林锡能表示,下一阶段,福建将加快培育壮大海洋与渔业装备产业,推进实施一批智能化、信息化的设施渔业项目,大力发展深远海养殖平台,提升渔业全产业链智慧化水平,推动数字技术、信息技术和海洋经济的深度融合,增强海洋经济发展新动能。(记者 刘 成 薛志伟 刘春沐阳 苏大鹏)
本文链接:http://www.28at.com/showinfo-16-17097-0.html运用数智技术加快建设“蓝色粮仓”
声明: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邮件:2376512515@qq.com
上一篇: 协同创新布局未来产业——记“智能科技与未来产业发展”分论坛
下一篇: 数字化浪潮助推“大国重器”向“智”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