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9月25日消息,随着单用途预付卡市场的日益繁荣,消费者权益受损事件频发,虚假宣传、霸王条款及商家突然失踪等问题层出不穷。据统计,46.5%的受访消费者表示曾因此遭受财产损失,这不仅侵害了消费者的经济利益,也严重动摇了市场的诚信基石。
上海正致力于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加强对单用途预付卡市场的监管显得尤为重要。据ITBEAR了解,为构筑消费者权益的坚固防线,上海市相关部门已采取一系列措施,旨在加强对单用途预付消费卡的监管,并建立了协同监管服务平台。然而,目前监管平台的企业接入率仍较低,截至2024年第一季度,与平台完成信息对接的经营者总数仅为546家,相较于上海市相关行业企业总数约69万家,占比不足千分之一。
此外,监管服务平台提供的信息量亦显不足。尽管《上海市单用途预付消费卡管理规定》要求企业将关键数据上传至平台,但消费者实际能从平台上获取的信息却非常有限,且存在滞后性,难以有效辅助消费者做出合理消费决策。
商家预收资金管理风险同样不容忽视。尽管已建立预收资金余额的风险警示制度,但在实际操作中,仍面临信息上报不一致及监管执行力度不够等问题,导致部分企业漠视规定,监管未能形成有效威慑。
尽管上海对单用途预付卡实施监管治理措施后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预期目标相比仍有差距,争议和纠纷数量依然较多,需进一步强化监管措施。为此,建议加强对相关法规的执法检查,进一步明确监管职责,建立常态监管制度,并加强商务、市场监管、金融等部门间的信息共享和联动机制,形成监管合力。
同时,上海市单用途预付消费卡协同监管服务平台仍有优化空间。应进一步增加平台商户接入量,完善法规和监管机制,确保更多采用预付式消费模式的商家被纳入监管体系,实现更广泛的市场覆盖和更有效的风险控制。此外,还应优化监管服务平台,增强信息透明度,开发实时更新和主动通知功能,并进行行业差异化监管,考虑不同行业的经营模式和风险特点,制定具体监管措施。
最后,构建由政府监管平台、金融机构和清算机构共同参与的运营框架,建立稳固的数据共享机制,强化信息共享与监管,包括定期核对关键财务数据,监控和分析异常交易模式,以便及时作出监管响应和提出预防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单用途预付卡# #消费者权益# #市场监管# #预付消费风险# #监管平台优化#
本文链接:http://www.28at.com/showinfo-16-116007-0.html预付卡消费纠纷频发,如何强化服务平台监管成焦点?
声明: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邮件:2376512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