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电器跳闸,简单处理要价800元,重置电路收费2000元;维修空调电路板报价2100元,客户说要投诉,价格便调整为300多元;1003张维修小广告,988个地址是假的……今夏申城持续高温,空调、冰箱等家电维修问题居高不下,“小病大修”“无病乱修”成为消费者投诉的热点。
近期,人民网上海频道记者进行调查采访时发现,社区居民信箱中“街道指定”的家电维修小广告成为居民投诉的重灾区,还有不少居民通过电商平台寻求服务时遭遇“维修刺客”。
看似“小事”的家电维修为何成了市民百姓的烦心事?层出不穷的行业乱象为何难以遏制?
记者亲历:“跳闸”连修三次,漫天要价无标准
居民信箱中收到的小卡片。街道居民供图
近日,因家中空调不制冷,记者拨通了小广告上的热线电话,一位师傅很快上门并修好了空调,报价960元。
“去年也是空调不制冷,收了300块钱制冷剂的费用。今年怎么又要加,氟利昂消耗得这么快?”记者不解地问道。师傅回复道:“你这次是空调外机坏了,把去年加的氟利昂烧了。”对行情不了解的记者只得现场手机支付。
无独有偶,今年8月,另一位记者家中的中央空调不断跳闸,便通过“啄木鸟APP”预约上门维修服务。不到1小时,师傅上门了,但并未找到问题所在。师傅尝试将电表箱里的电源开关重启后,空调正常运转了。至于出了什么问题,师傅也说不清楚。
但没过几个小时,家中再次跳闸,这次上门的是另一个师傅,经检测后发现是电路问题。修好后,记者支付了407.55元。
5天后,空调又跳闸了。这次,上门的师傅发现空调的电路板出现了问题,10分钟修好后,要求记者支付2100元维修费。
“怎么这么贵?”记者质疑收费标准。
“中央空调电路板坏了,标准价目就是2100元。”“系统就是这么显示的,我改不了价格。”记者尝试讲价,师傅就是不改口。
当记者表示要向相关部门及媒体投诉时,师傅才与平台公司协商后,将订单价格调整为305.3元。
空调是否会再次出现故障不得而知,但记者遭遇的烦恼,也是不少市民曾经经历的――家电坏了反复修,师傅技术水平参差不齐,找不到问题所在――耗费不少精力不说,还掏瘪了钱包。
前不久,刘女士在“58同城”平台上找了一家维修机构上门维修空调。商家以需要进一步了解情况为由,要求添加微信。“空调修了300块钱,没两天又坏了,再联系发现已被对方拉黑。”刘女士只好自认倒霉。
行业乱象:1003张“小卡片”,988个地址是假的
今夏,上海连续高温,家电维修投诉量呈上升趋势。据记者了解,上海市商务委7月承接的投诉单数量较6月上升了2倍多,季节性矛盾突出。上海市消保委也收到了不少投诉,其中6、7两月共收到有关空调维修的投诉247件。
此外,上海市消保委在全市16个区的居民区收集了维修类小广告257张,按照小广告上的地址实地走访了1003个,发现988个地址是假的,其中714个地址的门牌号根本不存在,274个地址不是家电维修店铺。
“线上线下的虚假广告,误导消费者选择非正规维修服务。”上海市消保委副秘书长唐健盛表示,出现这样的情况,主要是承修方和消费者之间的专业知识和信息不对称。
“昨天换了电容、加了制冷剂、付了800元才修好的空调,今天再开机,一点不制冷。”家住惠南镇的金阿姨只好托熟人另找了个靠谱的师傅上门,师傅说确实是电容损坏,但更换电容只需30元。金阿姨的800元就这么打了“水漂”。
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张鑫认为,家电维修业市场准入门槛较低,不需要足够的技术要求和资质认证,而且市场需求量较大,利润较高,这导致了市场上充斥着大量非正规和不专业的维修服务,影响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今年3月,有消费者通过人民网“领导留言板”对自己遭遇的维修价格虚高问题进行了投诉。6月,杨浦区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反馈:经过调解,被诉方已完成退款。虽时隔3个月,幸运的是该网友退费成功。
针对维修价目“不透明”问题,记者以消费者身份致电“啄木鸟”客服热线。客服表示,报价一般是师傅上门后,根据具体故障说明价目,包括修哪几项以及每项的价格。
记者又致电“962512”热线咨询。工作人员答复:10公里内,上门费30元、检测费50元,零件损坏或加氟利昂要根据实际情况收费。一般,添加氟利昂收费200元至300元。
“在维修过程中,遇到的情况比较复杂,不同维修师傅使用的维修方法、时间、材料和成本也不一样,所以报价和收费也会有所不同。”维修师傅曹盛表示,一般都是师傅自己定价。
2012年施行的《家电维修服务业管理办法》规定:家电维修经营者不得虚列、夸大、伪造维修服务项目或内容,不得虚报故障部件,故意替换性能正常的部件;2022年施行的《明码标价和禁止价格欺诈规定》明确,经营者不得在标价之外加价出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务,不得收取未予标明的费用。
不过,目前我国还没有明文规定家电维修费用,消费者也无法获知各品牌的收费指导标准,因此,行业从业者“钻空子”的情况时有发生。
专家建议:推动服务标准建设,引入公平竞争机制
8月,上海市相关部门为打击家电维修乱象,着重推出了打击“黑网点”、清理虚假违规信息、保障消费者权益、规范服务示范、整合宣传引导五大分项行动,旨在形成一套促进行业规范发展的长效监管机制。
上海市商务委副主任张国华表示,将全面梳理12345市民服务热线投诉单,对家电维修主体虚假宣传、价格欺诈等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予以严厉查处。
8月底,上海市消保委对高德地图和百度地图进行了约谈。针对平台中频发的家电维修乱象,市消保委要求两家企业及时整改:一是对平台上的家电维修商户进行严格审核和清理,二是就其错误行为向消费者进行道歉并赔偿。
同时,市消保委发布了最新版的主要家电维修企业的联系方式。唐健盛建议,广大消费者在选择家电维修服务时,要谨慎选择维修商户,注意核实商户的资质和信誉情况,避免遭遇虚假维修和高价收费等陷阱。
近日,记者家中的洗衣机出现故障。通过市消保委公布的企业联系方式,记者在某家电品牌售后平台申请了服务。师傅上门检查发现是控制面板受潮导致短路。此次,上门费及更换零件共收费280元。通过对比同类维修情况,记者认为,费用符合正常标准。
据行业协会不完全统计,目前上海家电维修企业网点约有700余家,从业人员1.6万余名。“只要有准确的信息,找靠谱的师傅没难事。”上海电子产品维修服务行业协会秘书长黄建平建议,消费者记住上海家电服务热线平台号码“962512”,既可以查询正确的厂家服务电话,又可以直接报修,接受规范的维修服务。
不过,相对于这座2500万人口的超大城市,尤其在应对夏季“大考”时,全市正规的家电维修网点仍显得供给不足,且维修网点小、散、乱现象突出,缺少大平台、大企业的整合,客观上导致居民无从选择。信息不对称、价格不透明,加上缺乏标准、难以追诉,更让“维修刺客”们肆无忌惮。此外,在记者的调查采访中,大多数居民对“962512”热线平台并不知晓,趁虚而入的“小卡片”倒是成了居民口中的“零距离”服务。
对此,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张鑫指出:由于家电产品种类众多,难以通过制定统一的维修服务标准和收费标准进行统一监管,那么,推动行业维修服务标准建设,提高服务和价格透明度就显得非常必要和重要。同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并提高执法力度是治理家电维修市场乱象、实现良性竞争的重要措施。此外,还应引入公平竞争机制,充分发挥行业和社区街道的作用。张鑫还建议“962512”热线加大在社区全方位展示力度,让更多老百姓知晓,进一步压缩虚假小广告的生存空间。
(责编:肖鑫、唐嘉艺)
本文链接:http://www.28at.com/showinfo-34-3321-0.html家电维修乱象亟需解决,积极建立行业长效监管机制
声明: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邮件:2376512515@qq.com
下一篇: 家电内销预期向好,高能效产品销售明显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