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云迎
通讯员 周桃华
荣誉见证实力,年度至高殊荣!日前,当代著名画家郑联学荣登艺术家百强榜单,荣获“2023年度百强艺术家”荣誉称号。
郑联学先生
据介绍,郑联学先生,1963年出生于湖北宜都,南京师范大学美术系毕业。现为中国国家画院范扬工作室画家。三峡画院画家,民盟中央美术院宜昌分院院士,湖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宜昌美协理事,伍家区美协副主席。2008年国画作品《乡村印象》,入选中宣部、文化部建党九十周年全国书画展优秀奖。2009年中国画《鄂西秋色》发表于《书与画》全国性杂志。2010年中国画扇面小品获全国优秀奖。2011年,中国画作品《一帆风顺》获全国深圳论坛银奖。2014年中国画入选湖北省第12届美展。2015年作品在国家画院展出。2015年作品在四川巴中展出。2019年,西楚秋意,参加哈尔滨写意品泓邀请展。2020,7.作品《居家人不出》参加湖北省美术院双年展优秀奖。2020年,清江晨韵,参加湖北省中国画展。2021年,作品《鄂西印象》参加建党百年湖北省中国画展。2022年氤氲三月,参加湖北省美协举办的首届写意中国画巡展。
十多年来,郑联学先生笔耕不辍,画笔一直醉情于鄂西的山山水水。
欣赏郑联学先生的山水画不难发现,所描绘对象的丰富性和生动性都流露着他对大自然以及人生情怀的感情表达。我经常眼前映现他作品的画面来,雄浑的峰峦,隐约的山居,静泊的江舟,正与我眼前的鄂西十万大山融为一体,一种略带疏野狂放的美感油然而生。
当然要解读中国画,离开了笔墨是无由谈起的。那么联学兄是如何将胸中的鄂西山川转换成读者眼前的笔墨形象的呢?他是有来头的。当然要解读中国画,离开了笔墨是无由谈起的。那么联学兄是如何将胸中的鄂西山川转换成读者眼前的笔墨形象的呢?他是有来头的。
他以一种顿悟的敏感,从前辈大师黄宾虹先生的画中脱胎而出。
他曾经告诉我,他心仪大师的笔墨语言,也约略有黄画之风的高手龙瑞先生的画面风貌和他导师范扬的影子。这是探索中国山水画的正途。当然这条路却并不是平坦的。俗话说“大师傅门下出二师傅”,在大师的光环下要走出大师的影子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就山水画而言,走不出黄画的影子几乎成了一个时代山水画的悲剧,尽管人们把黄宾虹“五笔七墨”的理论背得滚瓜烂熟;尽管大师的高足们把他的作画过程演示得淋漓尽致。然而我从联学的画中却读出了许多的新东西。
首先是他用笔的爽劲。用笔“中锋圆厚”是封建时代文人画设下的一条铁律。早在宋代时,李、刘、马、夏诸家就已经开始冲决这铁门槛,创作出了标程百代的水墨苍劲的山水画来,然而却遭到复古派文人画家的极力诋毁。之后的画家便越发谨慎了。即便宾虹大师也是守着中锋圆厚用笔为主体的。
而郑画却偏侧锋并用,横扫竖抹,给人以豪气纵横的感受。当然这爽劲是要靠用笔的力度来支撑的,这力不是普通的力,是以气发力,否则便流入鲁莽草率的蛮力。那样的话,作者抒发的不是胸中的逸气,而读者看到的将是没有灵性的俗气。所以说,联学的画自由驰骋,真力弥满。
第二是他用墨的自如,中国画的用笔可以从古代书法经典中吸取营养,而用墨却是要靠经验、胆识和天分来确立的。大抵一般的画家一旦堕入程式化的桎梏,勾皴擦点染依次进行,不敢越雷池半步,这样的作品也就和制作差不多了,读起来很累的。
外行看来千笔万笔真辛苦,在内行看来,用墨不到家,则“黑、乱、脏、腻、花、板、闷”诸病丛生。其实积墨破墨干渴润燥本当打成一片,在混沌中决出生活才是高手。这其中破墨尤为关键,尤为高难。
而联学兄却用得得心应手,他的画是骨肉紧密相附的一个体魄健壮的小伙子,而不是那种骨肉分离再罩以斑斓外衣的假模特。
第三是他的构图的匠心。其实匠心之说也不尽确切,构图也是个泊来的美术名词。在中国古代叫做经营位置,叫丘壑,叫置陈布势。和书法的结体与章法有异曲同工之妙,是书画艺术家独立风格的典型特征之一。这是联学山水画最先打动我的地方。文人们讲胸有丘壑,正是借用山水画的这一艺术语言。
联学的山水画构图,以实为虚,没有古人的萧疏荒寒,也没有平面构成的机械程式,尤其是山体顺势错落的节奏感,让人感到既饱满充实,张力无限,又层层递进,愈藏愈深,避免了历来山水构图崇险尚奇、玩小趣味的作派。
这是联学山水画走出大师影子至关重要的一步,笔者习山水有年,正是在这一点上有共通之感,不吐不快。由此可见,笔、墨、构图三者均能克此境者,实属不易。
鄂西山水,在联学兄的笔下再次苏醒了,鄂西山水当会感念这位知己,我们也会为有这样一位山水知音而欣欣然。
本文链接:http://www.28at.com/showinfo-28-3246-0.html醉情鄂西山水!三峡艺术家郑联学荣登“2023年度百强艺术家”榜单是真的还是假的?
声明: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邮件:2376512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