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展网讯 来自不同学院与专业的宋欣宸、刘文睿、温娴、缪思成、徐亦韬五位同学,在本科一年级结束后的暑假加入川大碳中和技术创新班,参与学校“跨学科-贯通式碳中和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与实践”计划,齐聚在谢和平院士团队进行跨学科培养。谢院士亲临指导,激励并鼓舞这五位跨专业的同学们致力于开创性工作,勇于探索从“0到1”的技术突破,直面并解决科学领域的真正难题。在大二到大四的三年本科时光里,他们完成了五项大学生创新项目,发表了三篇SCI论文,获得了两项发明专利,并荣获国家奖学金和四川省优秀毕业生等多项奖项与荣誉。这些成绩不仅是个人努力的结晶,更彰显了跨学科交叉培养的巨大潜力和价值。目前,宋欣宸和徐亦韬同学已保送至四川大学谢和平院士团队直博深造,温娴同学已获复旦大学保送直博深造,刘文睿和缪思成同学也分别保送至上海交通大学和武汉大学读研深造。今天,让我们一起了解他们在跨学科交叉、共同成长的精彩故事。
梦想的交汇,从陌生到同心
2021年5月的一个午后,五名来自不同学院的大一新生,带着对未知的好奇和对知识的渴望,相聚在一间充满学术气息的实验室。尽管他们专业各异,背景不同,但对科研的兴趣让他们汇聚在了碳中和技术创新班,加入了谢和平院士团队,从这里共同开启了一段充满挑战的科研之旅。
团队合影。
梦想的火花,从启蒙到飞跃
提及“科研”二字,他们满载着对未知的无限向往与探索的热忱。初入课题组时,团队成员们便荣幸地获得了谢和平院士的亲临指导与启迪。“创新创造来自平凡生活中的想象。致力于开创性工作,需要勇于探索从0到1的技术突破,直面并解决科学领域的真正难题!”,谢院士以高瞻远瞩的战略视野、卓越的创新能力以及深厚的科学底蕴,为每位成员指明了道路和方向,并给予了莫大的鼓舞与激励。
在此过程中,刘涛与吴一凡两位老师以他们的专业素养和悉心指导,为课题组成员在各自的研究课题上提供了宝贵的支持与帮助。“小宋一开始对矿化发电技术抱有浓厚兴趣,而温娴在深入学习过程中则对热电转换领域产生了更为浓厚的热情,我们便依据每位成员的个人兴趣,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与专题研究。”
团队成员与谢和平院士课题组成员一同参与天府碳中和论坛。
谢和平院士(一排左七),刘涛老师(一排左六),吴一凡老师(一排左八),兰铖老师(一排左五),蒋文川老师(一排左九),赵治宇老师(一排左四),温娴(二排左二),宋欣宸(二排左三),徐亦韬(二排右三),刘文睿(二排右一)
值得一提的是,课题组不仅是一个科研的殿堂,更是一个充满温情与关怀的大家庭。师兄师姐们以实际行动,通过手把手的实验指导与经验分享,让新成员们感受到了团队的力量与温暖。这种和谐融洽、相互扶持的氛围,使得每位成员在科研的道路上不仅收获了知识的增长,更收获了宝贵的人生体验与难忘的回忆。
追梦的足迹,从耕耘到花开
然而,科研的道路不易,在这几年的科研中,他们遇到了很多的困难。“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做了接近半年的手套箱实验,这甚至成为了我那段时间的梦魇”,这个实验时间跨度大,环境要求高,与此同时他们还需要兼顾专业课的学习,为完成这个实验,他们进行排班,轮流值守,尽管如此,实验仍然非常的不顺利。“漏氧是最常出现的问题,一旦出现差错,几天的辛苦都将付之一炬”,经过反复不断的失败,他们逐渐累积了经验教训、完善实验条件,最终克服了这个困难。
经过三年的不懈努力,团队成员硕果累累。他们共同完成了五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其中三项国家级优秀结题、一项省级良好结题、一项校级良好结题。此外,他们还发表了三篇学术论文,两项发明专利。
团队共同获得科研、竞赛成果展示。
在大创项目的圆满落幕之后,他们又携手踏上了新的征程。全国大学生可再生能源优秀科技作品竞赛成为了他们挑战自我的首站。"我最感动的是,总有这样一群优秀的伙伴,成为我坚强的后盾。"宋欣宸满怀感慨地说道。由于专业实习的安排,宋欣宸与温娴不得不选择凌晨的航班匆匆赶往北京,然而刘文睿和缪思成已经提前抵达,并为比赛的展示做好了周全的准备。"尽管三月的北京夜晚依旧寒冷,但与这些好兄弟并肩作战,一切辛劳都变得微不足道。"刘文睿回忆起在北京搭建展台的那个不眠之夜,如是说。他们的辛勤努力最终得到了丰厚的回报。在赛场上,他们以出色的表现赢得了评委的青睐,最终以无可争议的成绩,荣获了全国特等奖的荣誉,这是从全国1499个团队中,选出来的第1名。
此后,他们的脚步并未停歇,在更多的赛场上他们继续斩获佳绩,包括全国大学生低碳循环科技创新大赛的全国一等奖、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的全国三等奖等五项国家级科技竞赛奖项。
他们因对科研的热爱而相聚,但所收获的远不止于此。"我们一起遇见了很多可爱的人,也经历了很多有趣的事,走过了山重水复,也见证了天光乍破。"当他们回顾这段宝贵的时光,心中充满了对彼此陪伴的感激之情。这些陪伴不仅丰富了他们的人生,也塑造了他们每一个人的成长轨迹,成就了如今不可思议的自己。
梦想的旅程,从收获再启航
经过在碳中和技术创新班三年的紧密协作与共同努力,他们不仅荣获了多项科研、竞赛奖项,更重要的是,五位成员都找到了各自热衷的研究领域,并成功进入研究生阶段深造。他们的经历,无疑是四川大学"学科交叉,贯通培养"教育理念的最佳体现。
来自不同学科背景的他们在四川大学碳中和技术创新班一同深入学习了解了碳中和领域的专业知识,还将各自学科的专长融入课题研究之中,共同推动项目的顺利进展。
随着四年本科生涯的圆满结束,他们将带着在创新班所积累的丰富知识和经验,再次扬帆起航。“低碳院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学科交叉、科研实践的平台,谢和平院士团队的老师们更以他们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科研精神,为我们树立了榜样。这段难忘的时光,将永远激励我们不断前行,追求卓越。”临别之际,他们表达了对四川大学、碳中和技术创新班和课题组老师最衷心的感谢。
人物介绍:
宋欣宸,保研至四川大学谢和平院士团队攻读博士研究生。获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华萌奖学金,四川省优秀毕业生,四川大学优秀毕业生等荣誉十八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国家级优秀结题项目负责人,申请专利一项,参与全国大学生可再生能源优秀科技作品竞赛、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获省国级奖项九项。
刘文睿,保研至上海交通大学能源动力专业攻读硕士研究生。获四川省优秀毕业生,四川大学优秀毕业生,四川大学优秀学生,黄乾亨奖学金,四川大学综合二等奖学金,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全国三等奖等省国级奖项、荣誉若干,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国家级优秀结题项目成员,发表SCI论文一篇。
温娴,保研至复旦大学先进材料实验室攻读博士研究生。获四川大学优秀毕业生,四川大学优秀学生,申请发明专利两项,担任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一项国家级项目成员,两项校级项目负责人,曾获全国大学生可再生能源优秀科技作品竞赛、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低碳循环科技创新大赛等省国级奖项若干。
缪思成,保研至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攻读硕士研究生。获四川大学优秀毕业生干部,四川大学优秀学生,四川省综合素质A级证书等多项荣誉,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国家级良好结题项目负责人,获第五届全国大学生可再生能源优秀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金相技能大赛三等奖等多项国家级省级竞赛奖项,发表SCI论文两篇,其中一篇为第一作者。
徐亦韬,保研至四川大学谢和平院士团队攻读博士研究生。获四川大学优秀毕业生,四川大学优秀学生,首届大学生低碳循环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等荣誉若干,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省级良好结题项目成员。
本文链接:http://www.28at.com/showinfo-28-11700-0.html谢和平院士指导跨学科本科团队,五学霸齐获顶尖名校录取
声明: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邮件:2376512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