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有很多关于清穿的电视剧,剧中有很多关于婚礼的剧情,凤冠霞帔,各种各样的结婚贺礼,还有拜堂礼俗。那么,在历史上的清朝结婚历史是否真的是这样的呢?你一定也好奇吧,快随小编来结婚大全栏目了解一下吧!
清代,民间婚姻形式较为复杂,阿注婚、冥婚、走婚、空妇婚、抢婚、小儿婚、伍和婚、入赘婚、姑舅表婚、共妻婚、典妻婚、服役婚、转房婚、自愿婚等等。这些婚姻形式多数可囊括进一夫一妻制的婚姻形态之中。
一、婚俗中的繁文缛节
(1)清代婚俗对“六礼”的承继和变异
我国古代婚姻讲究“六礼”,即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个程序,直至明代,一直延续此风。到了清代,民间仍行“六礼”,只是名称上有些演变,风俗亦有些不同。宫廷则只重纳采、亲迎二礼,并多了个女家“铺房”一礼。《清史稿·志第六十四》:“凡品官论婚,先使媒妁通书,乃诹吉纳采。”婚前一日,“女氏使人奉箕帚往婿家,陈衾帷、茵褥、器用具”。届日,“婿承父命亲迎”。
(2)清代汉族民间婚俗
清代汉族民间婚俗基本上包括说媒定亲、换帖纳彩、回奉、送彩礼、踩花堂、过嫁妆、嫁娶、闹房、回门等礼仪程序。这种婚姻是依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包办婚姻。
1、说媒定亲
婚嫁讲究门当户对。儿女到了成婚年龄,媒人便到男女双方家里提亲。提亲时,要介绍另一方的生辰八字、人品、属相及家庭情况。男女双方家长若觉得对方条件还令人满意,就要请来阴阳先生合八字和属相。若是马、牛相合,则认为“白马怕青牛”,此桩婚姻不吉;若是鸡、狗相合,则认为“鸡狗不到头”,此桩婚姻亦不幸。像这样的情况,提亲之事自然告吹。若相合后没有什么可忌讳的,那么,亲事便可以定下,并与子女相说。
2、换帖纳彩
之后,便要择吉日换帖。用红纸做成的帖上印着龙凤图案,内中写有门第、姓名、生辰八字。男女家换帖时,男家还要随帖送给女方24块银元和10件物品。这些物品包括裙料、袄料、喜裤料、绸缎衣料一身(算作两件)绣花带、绣花巾、一副手镯、一对戒指、一套头饰,以取“十全十美”之意。
3、回奉
女家收了男方的物品,便要以礼相待,设宴招待男方,俗称“吃成饭”。吃罢饭,待男方走时,要回奉物品,其中包括:文房四宝、面娃娃、糕塔(一种形似柱的馍馍,上面塑有10样果子)、10个面石榴、10包麸盐。文房四宝则象征着未来的女婿官运亨通、学识渊博。面娃娃、糕塔、面石榴都象征着多子多福。面石榴要让女婿先吃一个,其余9个切成片送给邻里,表示婚事已定。10包麸盐要撒在公婆、妯娌的头上,象征有缘(盐)分,有福分。
4、送彩礼
定婚后,男方准备完婚时,要再给女家备120块银元,代表10分礼;同时还要给女方六至八身绸缎衣料、一对戒指、一对耳坠、一套头饰、一条勒子及数块各色内衣料。过完大礼后,女婿便要给女家送“知帖”,“知帖”中写着结婚的日子。若女方家里收下“知帖”,就说明女方同意,这样,结婚的日子也就算定下来了。
5、踩花堂
结婚前一天夜晚,女方家里要差遣两人到男方家里踩花堂。这两个人,一个抱着瓷娃娃,打着红喜字的纱灯,另一个提着红布木箱,箱内放有一件成衣、一条系裤带、一件裙子、一双绣花鞋、一套头饰和麸盐红包及面石榴若干,最上面放着新娘的照面镜。二、三更时,到男方家门口,连放三炮,通知男方。女婿开门施礼,接过红箱后,把女方客人迎进洞房,红箱和瓷娃娃要放在炕头,女婿还要打开箱子,取镜照面,以示与新娘见面。女方客人要在瓷娃娃两腿间洒点水,象征贵子撒尿。到此,踩花堂全部结束。男方设宴招待;女方要取踩花堂钱。
6、过嫁妆
结婚的当天上午,女方差人给男方送嫁妆。其中有:大立柜、帮柜、顶柜、箱子、被子、枕头、衣料、盆巾、首饰及化妆品等。还要在枕头里面装上筷子、核桃,在鞋内放上麸包,被子里缝上枣、花生,以象征女子出嫁后,能早生贵子,携带福气。送嫁妆时,女方还要遣一“小亲家”(小男孩)押妆随行。
7、嫁娶
嫁妆过完后,新郎着长袍短褂,戴礼帽,披红插花,乘官轿迎新娘。同新郎随行的迎亲队伍分两行,浩浩荡荡几近百人。队伍中有抬花轿的,花轿是为新娘准备的,内放一盘,上面盛着五个面石榴,中插红筷子,筷子上系着一朵石榴花。迎亲队伍至女方门前,要鸣炮报信。女方家办事的听到炮声,要迎新郎入席,先吃“下马点心”及面食,然后引其至女方祖先堂祭祖,最后叩拜女方父母、亲友、邻里。
行礼之后,新郎要吃“腰食”,即饺子。“腰食”由本家嫂子包捏,饺馅花样很多,若食了“子果”饺子(大饺子里面包了五个小饺子),则夸女婿有“五子”之福;若要吃了辣子或食盐饺,则开心地一笑以祝吉。吃完腰食开“正席”。
而新娘此时要梳妆打扮,以做好上轿前的准备。为新娘梳妆打扮的人叫“全人”,这个人必须上有公婆,下有儿女。她要为新娘梳头、开面、清眉、搽胭脂、抹粉等等,然后戴凤冠,着霞帔和八幅绣花罗裙,脚穿红缎绣花鞋,系上裙铃、裤铃,盖上盖头,稍息后,由乐队迎往花轿前,供拜轿神。拜后,新郎新娘吃合婚饼。之后,新娘由两名伴娘搀扶上轿。新郎要到花轿前拜轿,拜罢,鸣炮三响,鸣锣开道,花轿在两名小舅的监押下起轿。
花轿至男家大门口,轿身要朝向喜神方向落地。新娘下轿后要踩事先铺好的红毡,手抱辐条、瓷瓶、铜镜等(象征镇邪气,带来福气),由伴娘扶,在新郎“同心结”的牵引下,缓缓而行;到了大门口,要从火盆、马鞍上跳过去,以示避邪恶,保证婚后生活平安、红火。在新娘行走时,男方家有二人手端五谷杂粮,向新娘身上撒掷,名曰“撒五谷”。进院后,新娘要面朝喜神而坐。
之后,举行拜天地仪式。拜前,由新郎用秤杆揭取新娘盖头,俗称“称心如意”。至此,新郎、新娘见面,对天地爷牌位三叩首,到祖先堂行四拜礼,然后回至院内,叩拜父母,行夫妇对拜礼。礼毕,新郎新娘入洞房。
入洞房后,去掉镇物,行交杯酒。喝完酒,新郎新娘挽手上床,左转三圈,右转三圈,为之“踩四角”。踩时,旁人念道:“踩,踩,踩四角,四角娘娘保护着,娃多着,女少着,婆夫两人常好着。”踩完四角,新娘要脱去凤冠霞帔,换上红绸便装,怀抱秤、瓷瓶、箅筘,盘腿坐于炕角的斗上,名曰“坐帐”,象征新娘办事公平、周密,守口如瓶。
8、闹房
新婚之夜,新郎的好友定要闹房,闹房者不分大小。人们令新郎新娘说绕口令、唱民歌,做些相互亲昵的动作。新娘不从,可用扫帚责打新郎。闹完后,要设晚餐招待闹房者。深夜,以有人听房为吉,若无则放把扫帚以避邪。
小结:看完上文,对于清穿迷们来说应该知道了吧。清代民间婚礼习俗跟剧中的婚俗是有区别,在如今仍有这些婚礼习俗存在。
本文链接:http://www.28at.com/showinfo-142-5141-0.html清代民间婚礼习俗是怎么样的?
声明: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邮件:2376512515@qq.com
上一篇: 古代婚嫁的诗词大全精选
下一篇: 婚礼后的习俗_传统婚礼习俗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