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发现这已不是第一次从儿子的被窝中搜出他的手机。我拿着手机,满腔怒火,开始盘问儿子。我生气地问他,为什么他总是无法记住我的话,他到底需要多少次提醒才能明白,现阶段最重要的任务是学习。我坚信只有在学业有所进展之后,他才能获得自由使用手机的权利。
儿子懒洋洋地睁开眼睛,对我不耐烦地瞥了一眼,然后把被子蒙在头上,继续睡觉。我毫不留情地拉开他的被子,强迫他继续倾听我的教导,期待他像过去一样,至少假装接受。
然而,这一次,儿子甚至不肯敷衍,他生气地将被子扔在我的脚下,大声对我吼道:“你说够了没有!你凭什么认为你说得都对?我又凭什么必须听你的……”
看到儿子如此激动,我陷入了失望和沉思。然而,更让我难以置信的是,第二天,儿子居然拒绝上学了。
无论我如何在门外催促,如何苦口婆心地劝说,儿子都顽固地关上房门。我们陷入了我们有生以来的第一次冷战。在这段艰难的沉默时光里,我开始反复思考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导致他对我如此反感,或许,这种"反感"已经持续了很多年......
正是在这个时候,我从武志红老师的讲座中听到了一句话,让我大开眼界:“世界上最无效的努力,就是对孩子掏心掏肺的讲道理,你讲的道理越多,孩子越反感,更不愿意和你沟通。”我这才明白,我过于强调“道理”,把儿子养废了。原来,只会与孩子说教的父母,永远养不出有出息的孩子。
一、给孩子灌输道理,是最无效的教育方式
在儿子年幼的时候,我曾多次告诉他一些“道理”,例如吃饭时不要挑食,不要吃太多冰淇淋或糖果,因为这对身体不好。尽管我是出于关心,但孩子通常无动于衷,坚持自己的想法。
随着孩子的年龄增长,我开始向他灌输更多的人生智慧和价值观念,强调努力学习和奋发向前的重要性。然而,孩子往往听而不闻,似乎无法理解我所说的道理。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儿童的大脑发展是渐进的,首先发展的是情感部分,而理性思维的发展则较晚。这意味着年幼的孩子很难理解抽象的道理和概念,因此对于他们来说,父母的道德说教往往是无效的。
此外,心理学上还存在一个“超限效应”的概念,即过多、过强或时间过长的
刺激会导致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反应。这意味着如果我们不断地向孩子灌输道理,他们可能会变得反感和不愿意听从。
二、有时,说教也是一种心理暴力
父母常常以最好的意图,尽力向孩子灌输道理,但有时这种行为可能会对孩子造成伤害。有时,说教也是一种言语暴力。
我曾经不断地劝诫儿子,有时甚至会大声责备他,而他则表现出反感和抗拒。这种不断的唠叨和说教,实际上是一种不信任和责备的表现,给孩子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打击了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有一位网友分享了她的经历,她的母亲经常唠叨她,无论大小事情都要指责。她逃避、反抗,最终导致了严重的心理问题,对学习和生活都感到困惑和沮丧。父母的唠叨,看似是关心,但实际上是一种慢性心理折磨。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一种有效的教育方式是让孩子在体验中学习,而不是不断地灌输道理。孩子通过亲身经历和实践,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教育。
三、以理智与爱心教育孩子
如何改变养育方式,避免只会讲道理的养育方式呢?以下是一些方法:
1. 用体验代替讲道理: 让孩子通过亲身体验来学习。这可以是参观工作场所、志愿者活动、实地考察等。通过实际体验,孩子更容易理解父母的观点。
2. 以退为进: 不要与孩子对抗,而是给予他们尊重和支持。寻找合作的方式,让孩子参与决策,让他们感到被听取和认可。
3. 用幽默代替严厉的说教: 使用幽默的方式来与孩子沟通,让他们感到轻松和愉快。幽默的沟通方式可以缓解紧张和冲突,让孩子更容易接受建议。
4. 倾听孩子: 倾听孩子的意见和感受,让他们感到被理解和尊重。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让他们愿意与您分享。
5. 自我反思: 父母应该不断反思自己的养育方式,寻找改进的空间。接受专业的教育和培训,以更好地了解如何与孩子建立积极的关系。
最重要的是,要记住父母是孩子的引导者和榜样。用爱心、理智和尊重来教育孩子,培养他们的自信和自尊心,帮助他们成为有责任感、有出息的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成功养育出独立、有道德、有价值观的孩子。
本文链接:http://www.28at.com/showinfo-136-4297-0.html把儿子养废后才明白:只会讲道理的父母 永远养不出有出息的孩子
声明: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邮件:2376512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