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更武用锔瓷技艺修复瓷碗
本报记者 秦强 文/图
在富平县流曲镇,十里八乡的人都知道,田更武锔瓷锔得好。
“锔瓷”,就是匠人用像订书钉一样的金属“锔子”,通过一系列复杂程序修复破碎瓷器的一门技术。
今年66岁的田更武是流曲镇流曲村人,也是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锔瓷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他的爷爷年轻时跟着别人学锔瓷,学成后,每逢镇上有集会,就带着田更武的父亲一起赶会,主要以钉镜、换脸盆底、修锁、配钥匙等为活计。钉镜和锔瓷在工序上有相似之处,所以在钉镜、换脸盆底时,锔瓷技艺被用得相当频繁。由于锔瓷技艺娴熟,田更武的爷爷与父亲在当地渐渐有了名气。
为了养家糊口,田更武18岁时就跟着父亲赶集,学习锔瓷技艺。“这是个细心活,需要静下心来慢慢修补,一点都急不得。”说话间,田更武便拿起一个修补好的瓷碗向记者展示,“就拿这个碗来说,修复前先用绳子把碗破碎的地方固定住,然后在碗裂缝处的两边找好打孔位置,打孔时千万不能打透,透了就会漏水。接下来,根据裂缝两边的孔距制作锔钉,用锔钉把裂缝两边的孔眼拉住,解除绳子后,用混合好的鸡蛋清和石灰沫将缝隙弥合住,这个碎碗就修复好了。”
“锔瓷看着简单,实际上并不容易。”田更武笑着说,锔瓷最难处在于打孔。因为器皿表面比较光滑,金刚钻不容易钻进去,打孔的位置并不容易固定,一般新手至少需要半年时间反复练习才能掌握打孔要领。锔钉的长短既要结合两孔间距,还要考虑裂缝走向,修复出来的器皿既美观,又富有文化内涵与韵味。“之前在一次集会上,就有人愿意花20元购买他锔好的碗,那人当时就说‘看中的就是它的艺术价值’。”妻子梅亚笑着说。
如今,在田更武的影响下,儿子田斌斌也打算系统学习锔瓷技艺。田更武表示,现在来锔瓷的人少了很多,学这个手艺的人也越来越少,但只要有人愿意来学,他就倾囊相授,希望把这个非遗技艺传承下去,让更多人了解锔瓷技艺并感受它的文化魅力。
编辑:齐少恒
本文链接:http://www.28at.com/showinfo-102-32632-0.html田更武:匠心守护锔瓷技艺
声明: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上一篇: “顶流明星”福宝正式“复出”
下一篇: 《长恨歌》何以长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