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7日,陕西秦泰中药材贸易有限公司负责人彭鹏在直播带货。
本报记者 郑斐文/图
“我们两口子一年做3个月挂面,能收入3万元。”2024年12月27日,山阳县银花镇银花社区居民周赞文告诉记者,两年多以前,他和爱人抱着试一试的想法加入社区的手工挂面合作社。没想到,现在不用出远门去打工,在家门口就有了不错的收入。
寒冬腊月的银花社区老街片区,一排排手工挂面宛如银丝,悬挂、晾晒在街的两侧。村民说这条街是“咱银花挂面的产业一条街”。
“我们坚持党建引领产业发展,成立手工挂面产业联合党总支,下设2个社区党总支、5个村党支部,将企业、合作社、小作坊和散户凝聚在手工挂面产业链上,辐射带动7个村(社区)党支部600余户群众。该产业年产挂面3000多吨,带动户均增收1万元以上。”银花镇党委书记陈维林说。
山阳县地处秦岭南麓,“三山夹两川”的地形特征造成优势产业分布散、规模小、收益少。
当地紧扣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主线,逐村(社区)研判确定发展模式和产业项目,探索建立产业联合党总支、产业链党支部、功能型党小组,将各领域党组织拧成一股绳,发挥“联”“引”“促”作用,结合全县手工挂面、养殖、电商等优势产业,把组织建在产业链,以党建引领产业兴。
山阳县委常委、县委组织部部长伍淑军说:“我们围绕新材料、康养、绿色食品等9大产业链,成立产业型党小组288个、区域型党组织9个、村企共建型党组织8个,镶嵌党员2477人,实现产业党组织全覆盖。”
色河铺镇陆家湾村村民游伟将自家土地流转给陕西润祥龙景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支持发展稻油轮作、九眼莲、大棚蔬菜等特色农业。“我还在公司参股、务工,通过领取土地流转金、工资和分红,每月平均能增收4000多块钱。”游伟说。
2024年3月,陆家湾村按照组织搭台、就近便利、合作共赢的原则,成立农文旅康养综合体党总支,下设农业产业、文化旅游、服务保障3个功能型党支部,孕育催生出水上乐园、度假酒店、生态垂钓园、现代采摘园等新业态,让群众从土地流转、家门口务工中实现增收。
山阳县建立功能型党组织深化产业链与创新链、服务链深度融合,推动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两翼齐飞”。
山阳县户家塬镇成立农牧产业党总支,引领陕西意发生态农牧发展有限公司党支部建成畜牧养殖产业园,带动西沟村集体经济年增收3.45万元、牛耳川社区集体经济年增收2.25万元。
“陕西意发生态农牧发展有限公司在我们社区发展肉牛养殖产业,带动社区22名居民务工、33户群众种植饲草,平均每年可带动群众户均增收2000多元。”牛耳川社区党支部书记朱菲说。
据介绍,山阳县探索“电商+直播”模式扩大农特产品销售规模,成立山阳县电商协会党总支,下辖电商中心和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2个支部,引导全县120多家电商产业链企业、合作社积极参与乡村振兴,带动群众6200多户2.1万人增收。
“我们公司投资2700万元,建设中药材种植基地和中药材加工分拣厂,通过土地流转、劳务用工、产品收购和入股分红等方式,带动246户群众户均年增收4185元。”陕西秦泰中药材贸易有限公司负责人彭鹏说。
同时,山阳县还通过党组织联建共建、强村带弱村,推进优势互补、互促共赢,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和实效性,切实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引领乡村产业全面振兴。
杨地镇后荫村利用地域、气候等优势,通过“党支部+合作社+集体经济”模式,种植烤烟868亩,并抱团发展,带动全镇5个村共同发展。
“5个村种植烤烟1800亩,发展烤烟大户38户,带动800多户群众户均年增收2600元以上,年产值770万元左右,村集体增收170万元以上。”杨地镇党委书记陈瑞说。
2024年,山阳县表彰发展村集体经济先进村7个、“十佳经营主体”10个,培育集体经济收入50万元以上的“经济强村”7个。
编辑:齐少恒
本文链接:http://www.28at.com/showinfo-102-32098-0.html组织建在产业链 党建引领产业兴
声明: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上一篇: “科技感”拉满 西安再添新地标
下一篇: 合阳:“乡村说事”解了群众烦心事